主题: 28亿增持撬不动18亿减持
2008-09-14 16:53:3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随便股民
发帖数:12603
回帖数:3292
可用积分数:1282807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5-07-04
主题:28亿增持撬不动18亿减持

  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大股东买进自家股票一来可以提振股民信心,二来可以低成本买入,可谓“一石二鸟”,但是如果高抛低吸动作过于频繁,反而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尽管近期关于大小非减持是股市屡创新低重要原因的观点甚嚣尘上,但根据上市公司公告,在刚刚过去的8月,有15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共增持了3.19亿股,增持金额高达28.1亿元,而同期有29家公司的股东共减持了2.17亿股,减持金额为18.0亿元。但市场却并不领情,股指在8月仍下降了14.3%。

  
   为何28.1亿元增持撬不动18.0亿元的减持?多位分析师的认为,大股东增持小打小闹杯水车薪,而尽管股东们减持数额相对减少,但减持动力仍强劲。

  
   大股东增持“小打小闹”

  
   虽然8月股东增持的金额远超7月的14.1亿元,但事实上,其中包括了5亿多元鞍钢集团增持的三大钢铁股,而且,控股股东增持所贡献的数额是很小的。整个8月,控股股东增持本公司股票的案例仅有新兴铸管(000778)和有研硅股(600206)。

  
   大股东是否增持本上市公司的股票,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对本公司将来发展的预期好坏。为提振市场信心,加大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的增持动力,8月28日证监会出台新规,将大股东一年内增持上市公司不超过2%股份豁免申请由“事前”调整到“事后”,即可“先增后奏”。

  
   有研硅股是第一家响应证监会新规的上市公司,公司8月29日公告称,控股股东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将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入的方式,增持上市公司22.7万股,增持后持有公司861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39.59%。这是证监会新规正式发布后第一家在二级市场尝试“自由增持”自家股票的公司。

  
   进入9月后,这一队伍继续壮大。截至9月6日,又有七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增持股份,分别为厦门钨业(600549)、长航油运(600087)、西水股份(600291)、第一食品(600616)、吉林森工(600189)、通宝能源(600780)、海信电器(600060)。然而, 7家上市公司累计增持股份仅有2972.9万股,金额为2.36亿元。

  
   “增持数量太少,从短期来看对于提振市场信心能起到暂时性利好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抵御和消除系统性风险,大股东小规模的增持股本,可以说是仅具有象征性意义。”上海证券策略分析师蔡钧毅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曾提出在解禁股到期后自愿锁股的国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证监会新规出台后没有“任何动作”。蔡钧毅认为,到目前为止,增持的这几家上市公司不仅增持的股份少,而且几乎都不具有国有企业的背景,而如果大型国有企业能够增持自家股票,这能在更大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从目前来看,大股东增持股票的家数会越来越多,规模会越来越大。”就在9月11日,三只股票同时公告近期大股东在二级市场增持了公司股票:万丰奥威(002085)控股股东增持了10万股,武钢股份(600005)控股股东增持了164万股,山西焦化(600740)第二大股东西山煤电(000983)增持了1091万股。

  
   低位增持或为高抛铺路

  
   “看好上市公司前景,但由于现金有限,所以一部分上市公司只能小规模增持,有研硅股就是这种情况。”国都证券分析师姜瑛说。从长远来看,有研硅股发展前景良好,仅仅是因为今年IT行业不景气,导致公司的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所以在公布增持自家股票的同一则公告上,有研硅谷控股股东北京有研总院表示,将在公告一个月内,投入不超过500万元从二级市场上以不超过8元/股的价格继续增持。

  
   维护明显被低估的股价被蔡钧毅解释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增持自家股票的又一个原因。由于上半年电煤价格暴涨,通宝能源中报显示,上半年亏损7252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降140.7%,反映在二级市场上,其股价已从8月初的4.7元跌到同月底的3.4元,目前的静态市盈率为17倍,市净率为2.4倍。蔡钧毅认为,“作为控股股东,为避免自家股票被市场一再低估或错杀,所以会在必要时增持股票,以表维护股价的决心。”

  
   不过,姜瑛和蔡钧毅同时表示控股股东低位增持股票不排除在高位时抛出盈利的可能。事实上,从数据中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些上市公司高抛低吸的用意。

  
   如新兴铸管的大股东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其增持带有低吸高抛色彩。2007年9月15日,其在新兴铸管股价高位14.62元时减持1377万股,10天后,其又减持1458万股,减持价为15.46元,两次高位减持让其收益颇丰,而此次共增持769万股,增持价为5.68元,几乎为新兴铸管股价年内最低点,可见这是一桩划算的好买卖。

  
   蔡钧毅认为,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大股东买进自家股票一来可以提振股民信心,二来可以低成本买入,可谓“一石二鸟”,但是如果高抛低吸动作过于频繁,反而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大小非减持欲望仍强

  
   数据显示,在今年大小非解禁量最大的8月,大小非减持数额与股数都小于7月,但是若从减持的股东类别、减持的上市公司性质来看,大小非减持的欲望依旧很强烈。具有财务投资者本质属性的投资公司,通常以极低的价格买入上市公司股票,高额的差价使其即使遭遇市场不景气也仍然不缺乏从二级市场抽身减持套现的欲望。

  
   8月份被减持的29家公司的37份减持公告显示,其中的16个减持股东为投资公司。其中,金德发展(000639)的股东上海立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立鹏)在一个月内竟三次减持该股,累计套现2686.6万元。

  
   即使是在证监会暖风频吹的9月,截至9月6日,已有9家上市公司被股东减持,其中股东为投资公司的有2家。9家公司中包括绩优股中联重科(000157)以及三个ST股ST赛格(000058)、ST东源(000656)、ST南方(000716)。

  
   此外,仔细观察8月份被减持的上市公司,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为在中小板块上市、上半年盈利欠佳的制造业公司,尤其是今年来受原材料上涨影响较大的下游制造业,如中核钛白(002145)、武汉塑料(000665)、新大洲A(000571)、西北轴承(000595)、锦龙股份(000712)。

  
   中核钛白股东北京嘉利九龙商城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嘉利)不惜触犯证监会规定,违规减持可称得上大小非减持欲望强烈的经典案例。8月5日,中核钛白中报披露,由于硫酸、钛矿等主要生产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产品成本与售价倒挂,再加上受到地震影响,公司上半年亏损7743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降2898%。

  
   由于对公司下半年发展预期不乐观,8月14日,北京嘉利减持中核钛白900万股,8月20日,北京嘉利冒着违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危险,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再次减持中核钛白1742万股,占比为9.17%。北京嘉利明知故犯、铤而走险,足见其减持欲望之强。

  
   业内人士指出,熊市中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急剧下降,大小非一旦解禁,减持欲望强烈,亏损股、中小板股、高估值股将首当其冲。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