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远方信息业绩爆雷值得反思
2019-04-07 14:04:3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244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8
主题:远方信息业绩爆雷值得反思

远方信息三年前收购浙江维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尔科技”),现如今标的公司业绩不达标,商誉爆雷,上市公司当时只图一个生物智能识别技术就豪掷10个多亿,现在却面临诸多麻烦,高价收购资产的恶果正在不断显现,准备收购资产的公司应借前车之鉴。

现在的股票业绩风险,大概率都与商誉减值有关。如远方信息近期就公告称,2018年度预亏约4.8亿元,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为控股子公司维尔科技业绩大幅下降,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6亿元所致。

收购维尔科技和其他高价购买资产有很多相同之处,那就是业绩承诺,然而维尔科技的业绩承诺三年之间没有一年达标,并且两年触发补偿条款。即使比较大胆地估计2018年度的补偿数字,维尔科技的总补偿金额也不会超过2亿元,但是当初的收购价格却高达10.2亿元,加上2017年度的商誉减值,商誉减值也超过了7亿元。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远方信息当年高价收购维尔科技的资产是不划算的,而且当初买资产的目的是为了先进技术,但是技术是由人掌握的,1月9日公司公告称维尔科技的法人代表发生变更,原法人代表离职,意味着原管理团队可能已经生变,那么今后远方信息如果还想将生物智能识别技术继续做大做强,如何留住人才将成为重中之重,否则铁打的公司流水的技术人员,那这项收购案将彻底失去意义。

很显然,维尔科技的原创始团队把生物智能识别技术开发出来,不排除法人代表自己就是相关专家的可能,他们把公司卖给远方信息,获得了成功退出的机会,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即便是在支付了三年的业绩对赌赔偿之后,依然能获得超过8亿元的现金及远方信息股票。如果他们这一核心团队相继离职,即使远方信息可以继续使用这一生物智能识别技术,但是却很难进一步开发这一技术的2.0版、3.0版,未来随着竞争对手的技术不断进步,远方信息将失去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在本栏看来,目前A股上市公司高价购买资产的做法,很难做到真正将对方的优势消化成自己的优势,如果只是想要对方的技术,还不如直接签定技术使用合同,直接付费使用对方的专利技术,这样当交易对方技术进步的时候也能同步跟着进步,当对方技术不再领先的时候也能及时终止付费,这样总比支付超过8亿元去购买要划算得多。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