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南航认沽创设或将再来
2008-04-22 21:47:3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568
回帖数:21872
可用积分数:9984612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5-14
主题:南航认沽创设或将再来

  迟至今年6月20日的三年多时间里,26家具有创设资格的券商将至少在权证创设上赚取了356.47亿元。在权证市场的“零和”游戏中,这些钱全部来自于权证投资者的亏损,而且,券商创设基本上是无风险套利。
  
  其中,自上交所于2005年11月允许创新类券商创设权证以来,该业务已为券商贡献了约281.2亿元的利润。目前,市场上可供创设的权证只剩下南航JTP1(580989),到期日为今年6月20日,如果在其到期前,券商不对创设进行注销,该权证的创设还将为券商带来约75.27亿元的利润。
  
  与此前的招行认沽等权证在到期前两个月被疯狂创设并炒作不同,从1月24日至今,南航JTP1却再也未被创设,而且交易也波澜不惊。在平静的背后,似乎是缘于证监会“打了招呼”,但从上交所负责人的表态看,创设大门并未被完全关死。 无风险获利356亿元
  
  连续下跌之后,南方航空A股股价被腰斩一半,目前维持在13元上下,仍远高于7.43元的南航JTP1行权价,该权证到期行权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券商创设所获收益的风险代价也微乎其微。
  
  不仅仅是南航认沽,券商在牛市中创设的所有认沽权证都是如此。如招行认沽,自2006年3月2日上市以来,其正股股价一路攀升,从未跌到过权证行权价5.45元,至招行认沽最后一个交易日,招行A股收盘价为39.04元,比行权价格足足高出6倍还多。
  
  创设认沽权证成为创新类券商的一桩零风险、高收益业务。尤其是在2007年,随着股指一路狂飙,无风险的权证创设也达到了顶峰。民族证券分析师梁愈统计,2007年券商在权证创设上一共获利约263亿元。
  
  “其中约有200亿元就来自于对南航认沽的创设。”梁愈表示。
  
  权证创设始于2005年11月,由于交易时间有限,市场人士估算,当年创设收益仅略超过1亿元。2006年,券商创设权证实现利润约17.2亿元,2007年便猛增至263亿元。进入2008年后,股改遗留下来的认沽权证仅剩下南航JTP1,而且自1月24日以后,券商再没有进行过新的创设。
  
  如果在南航JTP1到期日前券商不再创设和注销,则今年券商共创设南航认沽5亿份,注销4.11亿份。以注销日权证收盘价计算,减去已计入2007年浮盈的部分,券商注销权证新增获利2870.1万元;新创设的权证按照创设日的收盘价计算,持有至到期日可获利2.38亿元;除此之外,剩余的119.41亿份南航认沽如果持有到期,扣除已计入2007年浮盈的部分,券商还可以获得72.6亿元的创设收入。三者相加,2008年券商在南航JTP1上还有约75.27亿元的进账。
  
  由此可以估算出,券商在权证创设上共获益约356.47亿元,这还不包括由于创设导致权证交易数量而增加的佣金收入。 资金问题还是监管压力
  
  4月9日,上交所一位负责人表示,上交所将对权证创设制度做出部分修改,一是要求券商创设南航认沽需至少提前一个交易日公告;二是创设券商除用于回购注销外,不得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创设的权证。
  
  业内人士认为,这两项修改与此前制度虽无本质的变化,但毕竟意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然而,该消息传出后的第二天,南航JTP1跌幅竟达11.95%,市场一片哗然。
  
  一位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周刊》称,自今年1月23日,齐鲁证券创设了最后一笔700万份南航认沽后,券商再无创设举动,再加上投资者信访和多方舆论影响等因素,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不再创设的预期。而上述消息在说明券商创设权证需提前公告的同时,也间接传达了“权证创设仍然继续”的信息。此外,还有投资者将券商不得买卖权证解读为“券商不再回购注销权证”,这才引发了市场预期之外的反应。
  
  一位权证分析人士认为,再无创设主要是因为券商抵押金不足。由于创设的同时需缴纳全额保证金,而今年股市行情不好导致券商自营业务普遍被套,无法抽身补充资金。一旦券商有了足够资金,肯定会重新开始创设,毕竟在当前的投资环境中,很难找到像权证创设这样的无风险套利机会了。
  
  以中信证券为例,2007年通过大量创设招行认沽和南航认沽获利约43.14亿元,是权证创设业务获利最多的券商。截至2007年末,中信证券净资本为406.7亿元,按照规定,券商对一只认沽权证创设的履约担保金不得超过其净资本的30%。即,中信证券创设南航JTP1的履约担保金不能超过122亿元。而截至2007年末,中信证券缴纳的权证创设履约担保金余额已达到117.77亿元。显然,可创设的空间并不大。
  
  “要关注有增发计划的券商,他们可能会在增发后将募集资金投入到权证创设中来。”上述分析人士说。
  
  不过,一位知情人士却表示,“权证创设之所以停止,是因为证监会‘打了招呼’。”
  
  虽然上交所负责人否认有“停止权证创设”一说,但这位知情人士透露,证监会相关工作人员曾表示,对1月24日之后再无权证创设一事是“做了工作”的。
  
  此期间,据wind统计,共有7家券商注销了3.91亿份南航权证,其中中信证券注销了2亿份。 无风险套利机会终结
  
  由股改而生的“股改权证”极具中国特色,承载着股改对价的职能,但甫一出生即遭遇了各种质疑——畸形的认沽权证与牛市相配合,为创新类券商们创造了一场不可复制的无风险套利盛宴。
  
  然而,这样的盛宴机会随着股改的完成而一去不复返,南航JTP1行权日的到来将宣告盛宴的终结。不过,这也为今后备兑权证的推出进行了一次经验总结,有利于在制度上断绝券商获取无风险收益的渠道。
  
  “我们已经考虑到了权证创设的数量要与正股的数量相匹配。”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券商大量创设,权证数量远多于正股数量,即使正股价格低于认沽权证的行权价,投资者也无法行权。以南航JTP1为例,南方航空实际流通A股为10亿股,股改时支付认沽权证为14亿份,而此后创设的权证却高达110.41亿份。
  
  从另一角度看,认沽权证的行权前提是投资者手中握有正股,才可以行权价格卖出,而当权证投资者在买进正股以行权的同时,就会拉高正股的价格,客观上导致行权不可能实现,锁定了券商创设的零风险。
  
  一位权证投资者建议:“推出备兑权证时,要考虑券商资本金和被创设权证所对应的正股流通市值的关系。”他表示,南方航空A股流通市值不足130亿元,市值规模太小,理论上存在正股股价被操纵的可能,而中石油这样的大市值股票发行备兑权证时,其正股价格则很难被操纵。
  
  据透露,按照上交所的统计,在所有创设南航JTP1的券商中,只有7家曾经购入南航A股,且有6家都未超过3000股,不可能对南航A股股价产生影响。
  
  但一位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南航流通A股多为基金锁定,股价因此获得了一定的支撑。其股价很难跌到行权价以内,券商虽然没有操纵股价的必要,但就制度而言,还是存在股价被操纵的可能性。
  
  对此,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推出的备兑权证主要是指数型的,券商很难操纵。
  
  “备兑权证的推出,对于券商是一项投资业务,需要承担风险。在条款上也会与国际接轨,当前在权证创设上存在的无风险套利机会不会再现。”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