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 昵称:stock2008 |
| 发帖数:26742 |
| 回帖数:4299 |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 注册日期:2008-04-13 |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主题:工商银行境外机构发展空间很大
“对于中国的银行业而言,国际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周子衡表示,国外的先进银行国际收入在整体收入中占据了重要的比重。
银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与工行全球市值第一的块头相比,工行境外机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工行境外机构及境内控股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88亿元,税前利润约46亿元,年末总资产3021亿元。而2008年末,工行总资产高达9.76万亿元,如此算来,工行境外总资产占比尚不足4%。
要提高境外收入的比重,必然需要境外机构的支持。事实上,工行早在1993年就曾落子新加坡。工行行长杨凯生也曾表示,银行的国际化已经逐渐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加快国际化的发展,是我国大型银行适应新形势和实现新的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
为此,工行对其境外布局提出了“壮大亚洲、巩固欧洲、突破美洲”的发展战略。工行称,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设立子银行、分行、控股机构和代表机构等不同形式机构,建立一个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覆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和我国主要经贸往来地区的全球经营网络。
据了解,目前,在亚洲地区,工行已拥有东京分行、多哈分行等海外经营机构;亚洲之外,欧洲的伦敦、卢森堡、莫斯科;美洲的纽约等地亦设有分支机构。
工行称,工行大部分境外的机构不仅可以从事商业银行业务,还可以为客户提供投资银行等综合性金融服务。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