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大牛股 |
| 发帖数:112696 |
| 回帖数:21881 |
| 可用积分数:99915695 |
| 注册日期:2008-02-23 |
| 最后登陆:2025-11-11 |
|
主题:专家建议多渠道弥补银行资本缺口
“2010中国资本市场的变革与国际化”圆桌论坛19日在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由于信贷规模扩张较快导致银行明年融资压力较大,未来需要多种渠道化解融资压力,解决上市资源和上市渠道的不平衡问题,同时应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
银行融资压力大
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表示,如果考虑到农行上市等因素影响,明年几家银行的融资规模将在人民币5000亿元左右,而明年资本市场整体规划、新股发行的融资规模仅有3000-4000亿元,所以未来银行的融资压力仍旧存在。
工商银行副行长李晓鹏也承认,商业银行在应对全球金融风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贷款业务随之大幅增长,因此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有下降趋势,这一点需要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但中国商业银行目前的资本充足率符合新巴塞尔协议规定,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高于4%和8%,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的安全性是可靠的。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指出,目前金融机构上市总量占证券市场的比例已经较高,而银行业仍然越来越集中,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包括农村信用社的目标都是上市,这让人担心未来金融发展的基础。
多渠道化解融资难题
李伏安认为,解决商业银行的融资难题,仅依赖资本市场融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远远不够,还应该建立公平、透明的游戏规则,严格执行并加大违规成本,采用市场化定价机制等一系列手段,培育令人信任的资本市场。“金融系统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应该以抓市场制度建设为主,好市场比产品创新更为迫切。”
李晓鹏则提出,商业银行增强资本充足率可以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比如,银行要贯彻审慎的信贷增长策略,以资本充足率作为约束信贷增长的基本原则;要适当增加上市银行利润留成,在保证股民的投资回报下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留成比例;要选择适当的机会增资扩股;通过发行次级债,增强附属资本;通过资产证券化减少贷款规模,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他认为,目前最稳妥、矛盾最小的方式还是资产证券化。
李晓鹏说,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不是导致金融风险的根源,实现混业经营只是对监管带来挑战,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改革监管方式。“不要把银行参与保险市场、期货市场、金融市场运作定义为风险的来源,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国内生产过剩的趋势,要求中国企业走出去,把产能推销到国际市场,这更需要中国商业银行在提供传统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投资领域。”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