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股民 |
昵称:游客(58.247.162.*) |
发帖数: - |
回帖数: - |
可用积分数: |
注册日期: - |
最后登陆: - |
|
主题:抢反弹还是逢高减仓
五大分析师激辩:3000点是不是市场底部
不是底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伟庆:A股目前的估值状态已经趋于合理,但是由于前期套牢盘较多,在缺少进一步利好政策时,不排除市场仍然进行盘整的可能。
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现在市场比较弱,而在弱市中出利好,只能缓解下跌,但不能改变趋势。目前的下跌已成为习惯,以前下跌的时候还会出现反弹,而现在反弹越来越弱,下跌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弱市中没有必要判断低点在哪里。未来一段时间可能逐步探底,但时间不确定,这要考虑一些因素:1.宏观调控的效果;2.上市公司二季度业绩如何;3.资金面的情况;4.在重要支撑位的情况下,2900多点、2800都是重要的点位。目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证券市场红周刊研发中心总监、高级分析师曹卫东:在周末证监会出利好消息之后,市场尚且走成这样。主要还是由于投资者信心不足,大盘继续呈现单边下跌。现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采取措施来恢复市场信心。
沪市破3000点不是调整的终点,从时间上看二季度宏观数据是否出现好转才是行情向好的重要条件,预计管理层将有进一步利好政策出台。
中国的市场还是需要结合宏观经济来看,一季度的宏观数据并不理想。CPI的高企、人民币升值导致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更加紧缩,这给股市、上市公司带来了很大压力。这种情况只有在宏观数据的改善之后才会有所缓解。我认为本周会在2900-3300区间震荡,市场还是在等待政府“救市”政策,如果等不到,那么只好一步一步往下走。
是底
颐合财经首席经济师张卫星:今天跌破3000点,也算松一口气。这样的话就差不多了,市场需要最后跌这一下,下跌的目标已经达到了。各方会促成一个反弹,但是反弹的高度目前还不好说,还是要看政策面的配合程度。
我认为有两点,一个就是上周末的规定,没有具体化。我认为国资委和证监会应该进一步沟通,把国有股流通限制更加明确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大小非解禁。另外一个就是印花税问题,印花税应该尽快降下来,而且要固定化。取消印花税的政策特性。给市场最大的信心。
国都证券策略分析师张翔:破3000点是预料之中的,但下行空间比较有限,投资者不必恐慌。目前整体估值比较低,很多蓝筹的业绩已经足以支撑其目前的价位,但仍有部分股票估值仍很高。估值体系的回归是不可回避的,估值调整将继续理性地深入。买了这些高估值股票的投资者应理性清仓。
任何救市其实都改变不了基本面。在目前的点位,一度失守3000,降印花税等救市措施都可能出来,但投资者不应去赌这些消息,在弱市中要关注公司的基本面。
政策信号明确股市初现曙光
昨日A股市场走出先抑后扬行情,沪深300指数、深证成指和上证指数分别下探至3122点、10586点和2990点后,在午市后半场回升,分别收于3296点、11174点和3147点,日升幅在0.7%至0.99%之间。低开探低回升走势与周一的大幅跳空高开低走的行情形成一个对称性的走势,它意味着表示杀跌的力量已经基本耗尽,后市将逐渐由多方主导市场。
笔者认为,最近两天的走势表明,随着政策信号的明确,A股市场的调整已经基本到位,底部初步显现,投资者目前应该选择优质股进场抄底,并且中线持有。
政策信号明确
中国证监会日前出台《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备受市场关注的股改限售股解禁提出了规范意见。可以说,这一政策的出台是市场的最大利好。因为这一《指导意见》回应了市场最关注的焦点,切中了市场的要害,同时也给出了强烈的政策信号———政府不会任由股市暴跌而撒手不管!投资者应该高度重视政府这一明确的政策信号。
从去年10月至今,A股市场下跌了五成,多数个股价格都被腰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小非解禁上市流通对股市形成了沉重的压力;如果这些解禁股份全部都市场流通,相当于增加目前市场流通量的一倍,这是目前市场所不能承受的。
但是,由于允许这些股票流通,是它们在股权分置改革中付出对价的前提条件,换句话说,既然它们在股改中已经付出了对价,按当初的方案,现在就应该允许它们流通;如果不允许它们流通的话,就是违背了当初的承诺,就是不守信用的行为。如何在既不违反当初的承诺、允许大小非流通的同时,又能够适当照顾到市场的承受能力,减轻大小非解禁流通对市场的压力,成为了唯一能够选择的方案。而《指导意见》的出台,则正好能够兼顾到这两个方面。
在大宗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与在股市进行正常交易有着根本的不同。首先,进行大宗交易不像场内交易这样方便,它需要事先找好交易对象,否则的话难以成交;其次,由于是在股市收市后才能进行,这就使大宗交易的价格不容易传导到市场,也就是说,对股市的价格影响不大。由于有了这些特点,就大大缓解了对股市压力。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业内对政府应不应该“救市”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现在证监会出台的《指导意见》,明确地表明了政府不会任由股市暴跌而不管。而一旦政府出面干预,就会乐于看到干预的效果,乐于看到市场的稳定,一旦股市继续下跌的话,相信政府仍将会继续出台救市措施,直到股市止跌回升为止。
在消息出台后,周一股市仍然走出了大幅高开低走的行情,说明了投资者信心仍未恢复。这半年来的跌势,无论是跌幅还是下跌的时间,都超过了多数投资者的预期,许多投资者都有过“抄反弹———被套牢———斩仓———再抄反弹———再被套牢”的经历,亏损累累,现在已经缺乏买入股票的冲动;他们只有在等待市场趋势彻底扭转后才会入场。投资者信心的恢复,仍有待时日。同时也说明了仅仅对大小非解禁进行限制还是不够的。政府应该继续回应市场关注的焦点,继续出台配套措施,才能真正扭转市场暴跌的趋势。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下两点:一是调整高得离谱的印花税,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二是对再融资行为进行规范,严防上市公司恶意圈钱,纠正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分红、漠视投资者合理权益的倾向。
基本面因素有望好转
从宏观经济来看,可以说今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雪灾的影响、高通胀、出口大幅回落等,都在一季度中达到峰值,以后有望逐季回落。尤其是通胀,虽然全年仍有高于去年的可能,但全年不可能高于8%,因此将出现逐季回落的态势,中国宏观经济今年仍有望保持较快的增长。
从上市公司2007年度报告和目前正在披露的一季报来看,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经过大幅调整之后,目前市场整体估值已经低于20倍市盈率,投资价值明显。
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大型金融企业年报披露完毕,美国次债危机已经走出“最黑暗的时期”,而欧美政府救市的政策效应也将逐步发挥作用。在这样背景下,美国股市上周开始持续回升,美股行情已经开始出现了拐点,这将有利于A股的走强。
从A股市场中期表现来看,股指从6124点跌到2990点,调整的幅度和时间已经充足,市场本身有强烈的回升要求。昨日金融板块、地产板块、零售板块、机械板块等基金重仓股纷纷走强,成为带动市场回升的主力,这也是机构纷纷入市的强烈信号。
综合上述因素,笔者认为,大盘目前基本探明底部,短期内不排除震荡筑底的可能,但后市呈现震荡上扬走势的可能性更大,投资者入市建仓的最佳时机已经来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