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华夏基金1亿元自购 市场转暖基先知
2009-12-24 16:27:4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29
回帖数:21876
可用积分数:9988424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31
主题:华夏基金1亿元自购 市场转暖基先知

 市场风格转换不顺,半年线失守,“跨年度行情”出现夭折迹象,市场人气已跌至谷底。但是,就在此背景下,抄底常胜的华夏基金公司又出手了!该基金公司昨日(23日)宣布将运用1亿元真金白银自购。


  资料显示,2009年以来,华夏基金公司的市场嗅觉极为敏锐,年初,股指反弹确立前,旗下5只基金集体打开申购,8月底,股指调整接近尾声时,该公司大手笔自购。此次,华夏基金年关前的自购行动,是否再次昭示市场底部的到来?

  华夏基金1亿元自购两股基

  四季度以来,今年频繁出现基金公司的自购突然“降调”,只是偶尔出现个别基金公司自购新基金的情况出现。在新基金自购的营销意味越发明显的今天,基金公司自购老基金折射出的参考价值更显突出,基金公司选择自购老基金的时点也往往更被市场看重。

  昨日,华夏基金发布公告,公司计划于12月25日,运用固有资金1亿元,通过代销机构申购华夏优势(净值,档案,基金吧)增长和华夏沪深300指基各5000万元。

  资料显示,华夏基金在今年8月底也曾自购老基金。当时,华夏基金宣布申购华夏成长(净值,档案,基金吧)、华夏优势(净值,档案,基金吧)增长、华夏行业(净值,档案,基金吧)三只基金各5000万元,总计1.5亿元。

  牛年曾两次抄底成功

  资料显示,华夏基金自购行为并不多,然而,华夏基金每一次出手,总能有所斩获。

  今年年初,在经历了2008年的单边暴跌后,华夏基金旗下5只基金集体打开申购,华夏优势(净值,档案,基金吧)增长、华夏成长(净值,档案,基金吧)、华夏行业(净值,档案,基金吧)、华夏蓝筹(净值,档案,基金吧)和华夏稳增(净值,档案,基金吧)5只基金从1月14日起恢复办理正常的申购业务。1月14日,上证指数处在本轮大反攻1800多点的底部,随后,大盘出现近1700点的大反弹。

  牛年的小牛市行情在8月出现波折。8月初,股指冲高3478点后出现回落,股指一路下探。8月22日,华夏基金宣布将在8月26日开始的三个月内实施自购旗下华夏成长(净值,档案,基金吧)等3只偏股型基金,动用的总金额高达1.5亿元。9月开始,股指出现新一轮上攻。数据显示,自8月26日至本周二,华夏成长(净值,档案,基金吧)、华夏行业(净值,档案,基金吧)和华夏优势(净值,档案,基金吧)的净值增长幅度分别高达7.52%,6.42%和5.45%。

  市场底部已现?

  有业内人士透露,华夏基金此次申购主要是为了提高固有资金的使用效率,不过作为行业的龙头老大,肯定在投资时点上也会进行充分考虑。从当前市场来看,经过连续的调整,市场的风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本次华夏基金的自购行为或是其后市看法的一个表征。

  资料显示,华夏基金此次申购的华夏优势(净值,档案,基金吧)增长和华夏沪深300均为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华夏沪深300在今年7月成立时,华夏基金公司就已认购3000万份。

  有市场人士曾表示,华夏基金的自购行为可以给投资者的后市看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华夏基金1亿元自购两股基 暗示A股见底?

 市场风格转换不顺、半年线失守,众多机构极力热捧的跨年度行情,在一片喧嚣声中冷淡收场。

  房地产板块集体重挫,市场陷入持续下跌的尴尬,就在此时,基金行业的老大华夏基金公司又出手了!屡屡踩准市场底部的它,昨日宣布再自掏1亿元真金白银实施自购。

  牛年以来,嗅觉敏锐的华夏基金几乎精准捕获到了市场的底部。此次,华夏基金大手笔自购,是否再次预示市场进入底部区域?华夏基金过往的传奇会不会再度上演?

  华夏基金1亿元自购两股基

  2009年以来,基金公司的自购行动越来越频繁。新基金名为自购,实为营销的痕迹越来越明显,基金公司自购老基金折射出的参考价值更显突出。基金公司自购老基金的时点也是市场最看重的。昨日,华夏基金公告,公司计划于12月25日,投资1亿元,申购华夏优势(净值,档案,基金吧)增长和华夏沪深300指基各5000万元。

  事实上,这已不是华夏基金牛年首次自购老基金。资料显示,今年8月底,华夏基金宣布申购华夏成长(净值,档案,基金吧)、华夏优势(净值,档案,基金吧)增长、华夏行业(净值,档案,基金吧)三只基金各5000万元,总计1.5亿元。

  自购之时往往接近市场底部

  翻阅华夏基金自购的过往史,相信不少投资者都会发现,华夏基金自购实在不算多,频率也不高。然而,华夏基金每一次出手,总能牵动市场的神经。华夏基金对市场运行趋势的把握也受到业内关注。

  今年年初,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暴跌后,不少基金依然谈股色变,惴惴不安。然而,华夏基金于 1月13日突然公告称,旗下5只基金从1月14日起恢复正常的申购业务。5只基金集体打开申购,此举被市场解读为战略看多的积极信号。当时,上证指数处于1800多点。

  8月初股指冲高到3478点,股指随后步入快速下跌的暴风雨中。8月22日,华夏基金宣布:8月26日开始自购旗下华夏成长(净值,档案,基金吧)、华夏行业(净值,档案,基金吧)和华夏优势(净值,档案,基金吧)三只股票型基金,投资金额1.5亿元。有意思的是,8月31日,沪深两市分别暴跌200点和870点,跌幅分别为6.74%和7.55%。自9月开始,市场又开始了新一轮上攻。数据显示,从8月26日至本周二,华夏成长(净值,档案,基金吧)、华夏行业(净值,档案,基金吧)和华夏优势(净值,档案,基金吧)三只偏股型基金的净值增长分别是7.52%,6.42%和5.45%。

  有分析人士指出,一年多来,华夏基金基于对A股走势的谨慎判断,多次对旗下基金实施暂停申购、转入,为投资者规避市场风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市场底部再现?

  华夏基金年底的自购,显然更多传递出自身对后市的态度。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华夏基金此次申购主要是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不过作为龙头老大,肯定在投资时点上会进行充分有效的判断。从当前市场来看,经过连续调整,市场风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因此华夏基金此番自购可谓意味深长!

  A股持续下行,跨年度行情破灭,房地产政策调控打响了头炮,政策明年何时会退出?华夏基金此次申购会不会再度上演自有资金抄底的好戏?值得注意的是,华夏基金此次申购的华夏优势(净值,档案,基金吧)增长和华夏沪深300均为高风险的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而今年7月成立的华夏沪深300,华夏基金已经认购了3000万元。(成都商报)

市场调整之际基金仍在增仓

  测算期间:12月11日至12月18日。

  整体测算仓位:截至12月18日,样本全部基金平均仓位提高1.5%至82.48%,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85.35%,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80.9%,平衡型基金平均仓位73.38%,各类型基金仓位均出现了1%以上的提高。

  主动性仓位变化:根据上周测算数据,基金一改11月中下旬以来连续小幅主动减仓操作,出现了普遍性的主动性增仓,各类型基金主动性增仓幅度在2%左右。

  基金管理公司:上周仅3家基金公司出现了小幅度主动性减仓,其余50余家基金公司均呈现出一定幅度的主动增仓态势,其中国海富兰克林、上投摩根、易方达和博时等公司主动性增仓迹象显著。目前各大型基金公司仓位基本维持在80%左右,而博时和嘉实基金仓位较为保守,维持在75%至80%的水平。

  我们的观点:IPO和再融资对资金需求的急剧增加是近期市场最可能的风险因素,而进来连续收紧的房地产政策无疑更使市场信心产生动摇。但从基金的仓位配置策略分析,我们相信基金没有出现多空态度的转变,资金的连续撤离也并非源自基金,市场表现与基金仓位配置的意外背离无疑表现为包括基金在内的市场主体对近期市场走向分歧的加大。我们不认为这次调整会影响市场中期向上趋势,并维持年底前基金将保持较高仓位的判断,但市场短期波动可能加剧。(银河证券)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