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明天涨停 |
发帖数:20129 |
回帖数:1193 |
可用积分数:98351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10-12-27 |
|
主题:包钢“自掏腰包”储备稀土 中国式储备制度起步
2月26日消息 近日,内蒙古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公布:其下属子公司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稀土原料产品战略储备。
据了解,由于国家的稀土限产政策,2006年稀土价格上升1至3倍,2007年则一直维持高位。然而,2008年始,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稀土价格迅速回落;但造成稀土价格回落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日本有充足的稀土储备,反而使日本拥有了国际稀土定价权。
面对这一现象,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享有“稀土之父”美誉的徐光宪等有识之士多次向管理层建言,希望国家进行统一资源管理。“建立国家稀土储备制度,从而平抑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的风险。”
“2009年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上,徐光宪在贺信中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他建议,中国应该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欧佩克曾运用减少石油产量的手段控制石油价格”一样建立稀土战略元素储备制度,每年拿出1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在稀土低迷时期储备稀土,从而分散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的风险。而刚刚成立不久的工信部也在论坛上对外宣布了《2009年?2015年稀土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
包钢稀土这次储备方案具体实施项目将包括:兴建10个稀土氧化物储备设施,总储备量在20万吨以上。储备资金将主要由企业自行承担,自治区、包头市、包钢(集团)公司将共同给予贴息支持,其中自治区和包头市分别贴息1000万元,其余由包钢(集团)公司贴息。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