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理财市场整顿稍见起色
2008-04-28 18:47:5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随便股民
发帖数:12603
回帖数:3292
可用积分数:1282787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5-05-07
主题:理财市场整顿稍见起色

 4月11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对银行理财业务细化政策部署检查。4月15日,银监会公布对部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再次强调目前理财产品在产品设计、客户评估、风险揭示、信息披露、销售、投诉等方面存在六大问题,要求各商业银行对存在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进行自查和整改。时隔半月,各家银行的整改情况如何?理财产品的销售状况怎样?近日,记者先后来到中行、建行、招行、光大、民生、广发6家银行的营业网点,以客户身份对理财产品的销售和服务情况进行了4个小时的探访调查。


  风险提示有所加强


  在记者走访的6家商业银行中,除广发行外,中行、建行、招行、光大、民生5家银行的营业网点目前都在销售理财产品。记者通过咨询发现,几家银行所售的产品大都是在银监会《通知》以及通报抽样调查结果后开始发售的。但是,只有招行有产品适合度评估表,民生银行有印制精美的产品说明书宣传单页,并且将风险提示放在了产品名称之上最醒目处。其他几家网点只能提供打印的产品宣传材料。在这些打印的资料中,中行和招行对风险的提示最醒目,也最为详尽。招行风险提示书列出了本金及理财收益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延期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再投资风险、信息传递风险和其他风险等9大风险。几家网点大多没有所销售产品的说明书,问到为什么,客户经理介绍说,因不符合银监会《通知》精神,过去所有产品的说明书已经下架,新的说明书正按照《通知》精神进行修订。


  在光大银行长安支行,按照客户经理要求,记者填写了投资风险评估问卷。问卷共分11道题,内容包括就业状况、投资目的、风险承受力等,依据不同得分从高到低分为投机、进取、平衡、稳健和谨慎五个类型。记者得到了39分,属于进取型,可以承担中等至高风险,仅次于投机型。投机型要达到48分以上。其他银行网点要求填写的风险评估问卷内容大致相同。除了风险评估问卷外,招行翠微路支行同时要求填写产品适合度评估表。针对正在销售的银票通13号产品,招行提供的产品适合度评估表共有3个问题,客户只有“是”或“否”两个选项。任何一个问题客户选择否,则可以确认不适合购买该理财产品。客户经理介绍说,无论是普通客户还是“金葵花”客户,今后该行一律要求填写产品适合度评估表。


  在银监会通报的6大类问题中,明确指出部分商业银行未有效开展客户评估,或评估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评估客户是否适合购买所推介的理财产品,并将有关评估意见告知客户。从记者走访的6家银行网点看,除招行外,目前其他银行均没有针对单个产品设计专门的产品适合度评估调查。


  产品设计趋向保守


  记者在这次走访中有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客户对理财产品的热情明显降温,4个小时的走访中只见到两名客户咨询购买理财产品。与此相对应的是,银行理财产品数量稀少,且品种单一。除广发行没有产品销售外,中行和民生银行只有1款产品在销售,建行和招行、光大银行分别有4款和2款产品正在销售,但招行的两款产品则只针对资产50万元以上的“金葵花”客户。


  5家银行网点销售的产品加起来有10款。建行的利得盈信托贷款型第59期为非保本浮动型,建行客户经理介绍说,开始营业后就销售一空。其他几款都是保本型,销售也非常好。其他银行的几款产品虽然都是非保本型产品,但除了光大银行的同赢五号产品依然投资于风险较高的股票基金和新股申购外,其他产品都选择了债券、票据资产和在外汇市场进行即期交易和避险交易,风险相对较小。建行则发售了两款传统的信托贷款型产品。盛行一时的挂钩海外股票及黄金、石油等产品已踪影全无。显然,在前一段时期多家银行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客户投诉现象增多后,加上国内外资本市场振荡加剧、商品期货价格走势不很明朗,商业银行开始改变激进的投资策略,在理财产品设计上趋向保守。


  光大、招行零售业务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资本市场的变化使某些类型的产品销售出现问题,但是因为整体理财市场的扩大、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监管的放松,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理财工具和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也越来越广。例如,银行可以更多地关注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设计不同种类的产品。


  透明度如何提高有待观察


  透明度不高,是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做好信息披露,是银监会此次规范理财业务的一项重要检查指标。


  在走访中,记者拿到两份按照《通知》精神修订过的产品说明资料。在产品说明中,对信息披露都有了明确标示,但一家明确指出,银行无需在理财产品存续期间向投资者披露相关投资运作事宜,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另有要求的除外。另外一家明确提出,正在发售的产品不提供账单,如果客户不同意,则表明客户不适合投资该理财产品。建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利得盈54期信托贷款类产品运作期长达一年,但银行不会提供资金的具体运作情况,客户只能向贷款投向的企业询问。


  银监会在通报的6大类问题中指出,部分商业银行未能建立完整的事前、事中、事后信息披露机制。未及时通过有效渠道和方式向客户告知产品相关情况,特别是在理财产品存续期内,未能很好地向客户提供方便、及时、准确的资产变动、期末资产估值等重要信息。从目前记者走访的情况看,信息透明和信息披露应到何种程度仍不明朗,有待进一步观察。


  全面整改尚需时日


  从去年开始,银行理财业务出现井喷式增长,随之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银监会就规范银行理财业务多次发出通知,督促商业银行加强理财产品的风险揭示、信息披露和宣传营销的合规性。此次银监会再发《通知》,意味着对理财业务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升级。


  记者在走访了6家银行营业网点后,分别致电采访了几家银行总行相关负责人,各家银行都表示,正在积极行动,根据《通知》精神进行改进。光大银行表示,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对产品说明书和风险提示进行梳理;网站风险提示更加醒目;客户风险评估体系更加完善。招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已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进行自查,并正对在售的理财产品进行梳理。将严格遵照监管机构的最新规定,按照稳健的原则开发投资者需要的理财产品,以满足广大投资者的理财需求。深发展表示,根据《通知》要求,立即开始了自查工作,逐一对照规范要求,制定对应的行内标准,组织全行理财经理对《通知》的学习和培训,并着手对理财产品进行梳理,提升产品在各个环节上的完善性,对理财产品的销售,包括风险提示、信息披露在内的客户服务水平进行升级,不断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并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利益的保障。


  通过走访,记者的总体感受是,对照《通知》精神,特别是银监会通报的6大类问题,各家银行从上到下正在积极行动,认真整改。但何时能真正落实到营业网点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销售人员,目前看还需要一段时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08-05-13 16:44:4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股民
昵称:门门
发帖数:1
回帖数:31
可用积分数:88888
注册日期:2008-05-13
最后登陆:2008-05-13
**该贴子的内容已经被屏蔽**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