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谁让中国建筑英年早逝?
2010-04-13 08:11:1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灰太狼
发帖数:2107
回帖数:134
可用积分数:214949
注册日期:2010-03-01
最后登陆:2010-11-10
主题:谁让中国建筑英年早逝?

  点击事实: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透露,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但这些建筑只能持续25-30年(4月6日《中国日报》)。这种说法,和此前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一位副主任的说法不谋而合:“国内住宅的平均寿命仅仅为30年。”这个冷酷的事实,让《物权法》起草时争议的土地使用权70年后“怎么办”的难题,更具黑色幽默的色彩。

  腾讯网网友:看到这则新闻,想起了“楼倒倒”、“楼歪歪”、“楼脆脆”,中国建筑“病”的不轻。可苦了广大房奴,“25-30年”的建筑寿命意味着你刚把房贷还完,房子也该塌了。时间掐得很准。

  搜狐网友复制吴江:70年产权遭遇30年房屋寿命?居者何安?钢筋水泥活不过血肉之躯,谁偷走了中国建筑的钙?谁让中国建筑英年早逝?

  新浪浙江绍兴网友中大假:中国建筑的短命,有的缘于规划短视:“西湖第一高楼”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2007年1月6日被爆破拆除,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实际使用不过13年;使用仅20年的四星级青岛大酒店在3秒钟爆破后变成了一堆废墟;而重庆的隆盛大厦从交房到被拆仅有6个月时间,80多户刚搬进新家或正在装修的业主转眼变成拆迁户……

  新浪浙江网友足球评论员888:规划时随意性大,出台后执行又不到位,拆了建,建了拆。建筑规划先天不足,建筑后天营养不良,让中国建筑大多英年早逝。唯一的好处是,工厂可销货,民工有工做,大家有收入,结论:浪费有理。

  新浪辽宁盘锦网友想飞的虫子:不只是我们的房子,看看我们身边的一切,我们不缺少好的政策,而是缺少好的监督与执行。希望这种状况不要再出现了。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