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6月房地产信托产品放量增长 市场观点业内分歧大
2010-06-16 22:32:0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14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1
主题:6月房地产信托产品放量增长 市场观点业内分歧大

进入6月后,房地产信托产品发行一改5月的沉闷,迎来了放量增长。但发行主体过于集中,反映了信托行业在该类产品上的分歧。据记者了解,在部分信托公司准备在房地产信托产品上大展宏图的同时,也有信托公司已经打算今年在该项业务上撤退。

  产品迎来放量增长

  数据显示,6月前两周投资于房地产市场的产品出现了明显的放量。

  6月份第二周里,共有9家信托公司发行12款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其中有6款投资于房地产领域。这是继6月第一周房地产信托产品发行量占集合资金信托比例过半后,此类产品再次撑起集合信托理财市场半边天。

  上述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已经超过了10%,远高于目前集合信托产品平均年收益水平,并已经接近了房地产信托产品在2008年发行高峰时的平均水平。据中铁信托相关人士表示,在当前地产调控政策趋于严厉的背景下,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违约风险加大,因此信托公司将会继续强化大优客户战略,选择优秀公司的优秀项目进行投资,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最大程度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和收益实现。

  市场观点分歧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自房地产新政实施以来,房地产信托产品的发行就主要集中在中信、中融、中铁、新时代等少数信托公司手上,这些公司在房地产信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方面正逐步拉开与其它信托公司的差距。

  上述情形之所以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目前业内对于房地产信托市场的看法存在较大分歧。其中,“多方”倾向于“市场系统性风险可控”的观点。北京某信托公司人士认为,从以往的经验看,地产信托融资与银行开发贷监管之间存在“跷跷板效应”:当监管层对开发商信贷收紧时,信托融资的比例就会快速飙升,这在2008年就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从2008年的情况看,只要加强风控,注重项目的筛选,信托融资还是能够在做大业务的同时控制住风险。 而“空方”则更多地担心“政策调整”。上海某信托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已经有所显现,并且监管政策方面还存在不确定性。他说,上海银监局早在去年就对当地的房地产信托风险进行了警示性的监管提示,如今更无法预计监管层会否针对房地产信托产品出台“从紧”政策。因此,他所在公司的内部口径是,今年将放弃在房地产信托产品上的努力。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