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懒羊羊 |
发帖数:2064 |
回帖数:154 |
可用积分数:108378 |
注册日期:2010-03-02 |
最后登陆:2010-11-10 |
|
主题:“竹签工程”,又一中国建筑之怪状
用于固定楼体结构的垫块,里面原本用钢筋,但在合肥的不少工地,钢筋被换成竹签。只要稍微用力一掰,垫块就裂成两半。(据2010年8月31日《江淮晨报》)
细细一数,近些年来我们经历建筑怪状还真不少,从刚开始的钢筋量变少,到后来的水泥标号不够,再到如今的“瘦身”钢筋、竹签工程,中国建筑朝着越来越“低碳”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另类“低碳”的代价则是建筑寿命越来越短、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应有保障:人家的建筑寿命可以高达一百多年,而我们的建筑只有一二十年便面临被拆的命运;有的在建楼房,一个雷便能将其“雷倒”;“楼倒倒”、“楼脆脆”、“楼歪歪”更是不一而足。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描述:“有50%的利润,他就敢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在如今中国的建筑行业,马克思的这一言论得到了极好的证明。之所以出现开发商、建筑商“无敌”的偷工减料技俩,一方面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整体的道德沦丧,而这种以经济暴利为载体和驱动力的道德沦丧,像病毒一样在蔓延,在侵蚀着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和建筑商;另一方面则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我国一直以来对此类现象打击的力度不够。
在目前遏制工程造假的行动中,普遍存在着“打不着、打不痛、打不死”怪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处罚力度不够。从“楼脆脆”到“楼薄薄”,从“楼歪歪”到“桥断断”,太多的处理都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甚至可以从中看出事件背后存在的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复杂关系。对这类事件“雷声大,雨点小”的处理方式的最终结果大多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不了了之,这无疑是在纵容开发商、建筑商“复制”或“创新”出更多的豆腐渣工程。
现在的一套百八十来平米的房子几乎要花掉一家人几十年的收入甚至是几代人的积蓄,这已经够缺德了,让买房人住进质量不过关的房子里,生命财产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开发商和建筑商真是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而要遏制这种极其荒唐且不道德行为,仅仅依靠开发商或建筑商的良心发现是不可能的,而有法可依是前提,执法必严是关键。眼下,屡屡突破公众承受底线的事件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重典,不但要查处制造违法行为的始作俑者,还要抓住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领导不放,更要严惩那些做出无关痛痒处分的官员。只有加大违法成本,责任官员和相关责任人的侥幸之心才会杜绝,“楼脆脆”、“楼歪歪”、“竹签工程”等才会走到尽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