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新手来了 |
发帖数:10307 |
回帖数:1341 |
可用积分数:180790 |
注册日期:2008-03-12 |
最后登陆:2010-11-14 |
|
主题:股价持续低迷 中国建筑被低估?
曾启动“4.18”(4.18元为中国建筑(601668)发行价)保卫战的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601668.SH,下称“中国建筑”)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9月29日,中国建筑创造了上市以来的最低收盘价3.40元,随后几个交易日有所反弹,但距发行价尚有距离。
从上市之初逾50倍的市盈率,到2010年9月仅11倍的市盈率,中国建筑“2009年A股最大一单IPO”的光环已然褪去。这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国建筑董秘孟庆禹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并不是管理层抱怨市场,“相反,自中国建筑上市以来所面临的最大估值危机,给了我们一个深刻检讨自己的机会。虽然公司的业绩一直在增长,战略也更加清晰,但股价却不能逆势而上,也许是我们和资本市场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中国建筑旗下专业板块业务的调整已陆续开始。
股价持续低迷
去年7月29日,超级大盘股中国建筑登陆上交所,股价在当日创出7.96元的高位后便纵身跳下,随后近一年时间更是不断震荡走低。
2010年4月19日,面对国务院推出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组合拳,中国建筑随地产板块重挫3.32%,收报4.08元,首次收于发行价以下,其后,尽管6、7月份随大盘走出反弹行情,但总体而言,股价始终保持在发行价之下运行。
根据公司2009年报显示,中国建筑实现营业收入2604亿元,同比增长28.8%,利润总额129亿元,同比增长87.7%,首次跨入“央企利润过百亿俱乐部行列”。
201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中国建筑实现销售收入1582亿,同比增长42.1%;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6.3亿元。对应每股盈利0.15元,同比增长94.8%,中金公司认为这一数据超出市场预期25%。
然而这些并未带来中国建筑股价的回升。中国建筑易军董事长在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董事会和高管团队在面临较多困难、较大压力的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功确实不易。
房地产风险?
中国建筑的房地产业务,是众多机构投资者最为关注的。
作为中国最大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中国建筑是国内唯一拥有房建、市政、公路三类特级总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根据2010年中期业绩报告,中国建筑营业收入中占比72.2%的房建业务毛利率仅为7.4%。而占比11.2%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创造营业利润45.7亿元,同比增长32.7%,占公司营业利润总额一半以上。当万科等大批地产股因为业绩原因股价大幅反弹时,中国建筑股价却依然表现平平。
今年上半年,中海地产(0688.HK,中国建筑持股52.3%)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9.8亿港元(合人民币148.4亿元),净利润达50.7亿港元(合人民币4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和66.7%,比万科的28.1亿元多出近六成,成为房企中的利润龙头。但中国海外的良好表现,仍无法映衬到中国建筑的股价上。
国信证券分析师邱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中国建筑股价低迷与今年市场风格有关,A股的资金流向出现分化,中小盘股走势很强劲而大盘股却不受追捧。
广发证券(000776)分析师沈爱卿也向本报记者表达了相似的看法,由于担心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出台,中国建筑作为大盘股,难以黑马姿态出现。
资本市场还存在着对中国建筑参与保障房建设的担忧。此前,中国建筑制定了大力参与保障房建设的战略计划,近期也介入了两个保障房建设项目。其一是重庆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其二是北京丰台C9地块安置房项目。
有基金公司的分析师担心,公司参与保障房建设并不会带来大量的利润,反而可能面临亏损的危险。而中国建筑管理层认为,通过好的内部成本控制和管理,成本风险完全可控。并且,在地方政府大量建设保障性住房存在资金缺口的局面下,公司可通过城市综合运营的盈利模式,获取更多资源。这种盈利模式已在西安、北京门头沟等多个区域展开。
接受采访的分析师们普遍并不了解该种模式的核算方式和盈利能力。到目前为止,尽管前景看好,受施工进度限制,中国建筑还未向市场提供一个成功案例。中国建筑制定了内部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策略,过于复杂的财务报告,仍让很多分析师感到迷惑。
估值之惑
正因为不了解,造成了分析师对中国建筑估值的严重的分歧。分析师采用了不同的估值方法。存在于中国建筑的估值怪象是,一些建筑的专业板块估值显著高于中国建筑,而中国建筑旗下同样有相应的业务板块,包括设计业务、装饰业务、园林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商品混凝土、钢构、安装等。但在房地产业务的“耀眼光芒”遮盖下,这些业务无法对中国建筑的整体估值做出贡献。
根据绝对估值法,中国建筑当前市值为1080亿元,其中以中国建筑持有中国海外比例计算,中国海外市值贡献626亿元,中建地产土地储备估值为200亿元,仅地产板块市值计826亿元。建筑业务市值计算仅为254亿元。中金公司认为,公司将显著受益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加速,借此获得大量优质资源以支持其长期发展。
但邱波亦指出,按照公司每股的盈利预测,公司估值虽存在低估,但大环境如此,其他公司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低估,如中国铁建(601186)等。今年以来,邱波已两度提高了对中国建筑的盈利预测。
邱波认为,比较科学的估值方法应该分拆中国建筑的各个业务板块,分别估值然后再进行加总。
毛利率挑战
藏在估值怪象背后的是中国建筑自身的经营和发展问题。
本报记者根据上半年统计数据发现,中国建筑旗下各专业板块,强弱不均,有些专业板块毛利率并不是行业领先者。
例如,中国建筑旗下中外园林的毛利率仅为7.6%,而东方园林(002310)的毛利率达到32.2%;中建钢构毛利率为10%,行业内的领先者精工钢构(600496)达到13.9%;中建装饰毛利率为8.2%,但金螳螂(002081)达到15.8%。中建商混的毛利率也略低于行业领先水平。
中国建筑管理层进一步解释,中国建筑旗下许多专业板块尽管规模大,盈利能力却不是行业最强,但从一个侧面说明,如果公司对专业板块进行资源整合,盈利的上升空间也非常大。
9月27日,中建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整合了中建系统内7家优势装饰公司,明年底以前将陆续整合散落在中建各工程局下的十余家装饰公司,进一步提高毛利率,以将装饰集团做到行业最强。
据本报记者了解,公司将请国际一流的顾问公司制定战略规划,着手整合公司内部资源,改变考核体制,真正发挥资源优势。中国建筑董事长易军近日也在公司中期业绩路演上透露,“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建筑将力争成为世界建筑类企业前一百强的企业,当前中国建筑的排名是第187位。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