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股市密码 |
发帖数:4589 |
回帖数:427 |
可用积分数:181802 |
注册日期:2008-06-29 |
最后登陆:2010-11-09 |
|
主题: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启动 增设建筑评论奖
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人会议举行,大奖章程有部分变更
建筑评论奖新设立,青年建筑师奖年龄需40岁以下
在相隔2008年第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颁奖一年时间,2009年12月7日晚上在深圳市马可波罗酒店,与会的10位提名人再聚一堂,举行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人会议,针对第一次大奖的问题,对奖章程进行修定。 尽管与会的各位提名人发言热烈,观点不时交锋,但大家最终的意见非常统一:《中国建筑传媒奖章程》框架、流程清晰,奖项设置合理并不需要修改,较大的改变是增设“建筑评论奖”及把“青年建筑师奖”的年龄上限由45岁降到40岁。
提名委员会出现两位新面孔
按照大将的章程,提名人的队伍每年都会有一定的调整,但为了保证大奖的品质,提名人主体保持不变。因此,第二接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人基本是第一届的“原班人马”。
据中国建筑传媒奖总策划人赵磊介绍,第二届大奖提名委员会有两位新的委员,一个是香港地区新确定的提名人叶长安;另内地增加一位委员--《a+u》主编马卫东。
“第一届建筑提名奖是在公正、广泛的平台上来做的评选活动,对象十分鲜明,就是以大众、公民作为主题。第一届也很成功,在建筑界影响力较大。提名人对这个奖的认可度级高,大家参与的热情也很大。”第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委员会秘书长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饶小军说。
至此,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委员会成员达到12人。
赵辰出任提名委员会主任
此次提名人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提名委员会主任的更换。根据《中国建筑传媒奖章程》,提名委员会主任实行轮值制度,不能连任。“为了保证每届评奖的公平公正,每届实行轮换,这也是民主社会的表现。”第一届委员会主任饶小军说。
不过在此次投票选举中,主任的数量已经从两名减少到一名。“第一届之所以设立两个主任,一位在北方一位在南方,当时的考虑就是为了南北联络方便。而现在已经有了第一届的经验,提名人之间已经相互熟悉,设立两个主任已经没有必要,所以这届只需要选举一名主任。”饶小军说。
随即10名在场的提名人举行了不记名投票,经过当场的点票,赵辰以6票的最高票数当选为第二届提名委员会主任。“第一届的自行申报项目已经达70多个,估计影响力做大后第二届的申报数量会增加许多,工作量也会增大,作为提名委员会主任的责任也会更大。但相信有了第一届的经验,再加上委员会成员的专业程度,可以胜任这一工作。”新任提名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辰说。 增设一奖项,激论一小时
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共有5个奖项:“最佳建筑奖”、“居住建筑特别奖”、“杰出成就奖”、“青年建筑师奖”和“组委会特别奖”。在提名会议上,本报作为主办方提出了增设“建筑评论奖”这一建议,立即得到了与会10名提名人的支持。
赵辰认为,中国很缺乏在公众媒体上引导社会责任心,而在国际的平面媒体例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都有建筑师的专栏作品,批评水平很高,所以设置该奖项可以鼓励建筑师在公众媒体发表文章的积极性,可在大众中形成了非常强的公众意识,而建筑评论奖的设置正是起到了引导作用。
不过在确定一定要设立该奖项后,大家就立即针对奖项的评选细节进行了激烈争辩,例如文章的类型应该是怎样?在哪里发表,包括期刊、书籍甚至网络吗?怎样的文章才可以得奖?是对人还是对作品评奖?未了简化程序,有提名人提出了命题作文的建议,但因为这样已经类似竞赛而被否决。
就为这样一个增设奖项的论题,主办方及10名提名人各抒己见,思想激烈碰撞近一个小时,最终中国建筑传媒奖组委会成员、南都报系行政副总监余刘文的发言为该奖定下了基调:建筑评论奖要具有传媒的特点,应该对当年突出的建筑事件、建筑行为,建筑领域发生的显著事实有显著的评说,并在大众媒体上传播有一定的影响力。
青年建筑师奖年龄需更年轻
在提名委员会的议题中,其中一项是对青年建筑师奖的年龄上限进行修改。但到底由45岁降到多少,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有提名人建议降到40岁,也有人建议降到35岁,才能凸显“青年”这一特点。
“建筑师毕竟有一个实践的过程,35岁之前出一个很好的作品比较少。”《建筑师》主编黄居正提醒道。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了其他提名人的赞同。“建筑师读完建筑本科,再读研究生、博士,已经是30岁出头了,要出来真正的好作品估计还要磨几年,所以40岁还是一个比较适合的年龄上限。”赵辰说。很快,经过举手投票,全体一致通过将青年建筑师的年龄上限由45岁修改为40岁。
更突出部分奖项的权重
经验总是在过去总结中获取,在经过第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成功举办后,提名委员会从各方反馈中获知,在第一届的五个奖项中,权重分布有待改善。“有业内人士向我们反映,在第一届颁奖中,对于最佳建筑和杰出成就奖两项的权重分布不太适合,前者稍重,后者稍轻。 ”赵磊在会议中提出。
此言一出,各位提名人也发表了相同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杰出成就奖是对有中国建筑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建筑师、建筑学者的表彰,具有这样成就的人一般都是已经有人生积累、对建筑、社会有相当影响力的老一辈建筑师或建筑学者。更有提名人生动的比喻道,设置这样的奖项就如奥斯卡 (论坛 新闻)中的终生成就奖一样,是所有奖项中最受关注的,他将为年青建筑师树立起学习的榜样。
申报、实地考察时间更长
回顾第一届,真正启动的时间是2008年10月11日,而颁奖典礼是在12月27日,短短两个月时间包括了提名、申报、作品收集、初评、实地考察、终审等阶段,所以时间相当紧张。而第二届已经有了第一届的经验,而且在时间准备上也更为充足。
据赵磊介绍,第二届奖项可申报的奖项依然是“最佳建筑奖”、“居住建筑特别奖”及“青年建筑师奖”,预计将在2010年1月启动,并在2010年10月1日截止,中间有9个月的申报时间,让申请者预留更多的准备时间。而实地考察预计也将维持1个月时间,评委会将对初评的各个项目进行仔细的考察,进而为终审做出最直观、最权威的评价提供基础。
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奖项设置
1、最佳建筑奖
2、居住建筑特别奖
3、杰出成就奖
4、青年建筑师奖
5、建筑评论奖
6、组委会特别奖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