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短钱”供大于求 11月资金面不会趋紧
2010-11-03 08:20:2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股市密码
发帖数:4589
回帖数:427
可用积分数:181802
注册日期:2008-06-29
最后登陆:2010-11-09
主题:“短钱”供大于求 11月资金面不会趋紧

央行上月加息显示了监管层重在管理通胀预期的意图,市场近期的反应也印证了这一点——在谨慎观望心态作用下,债券市场交投较为清淡,货币市场价格几无波澜,而总体流动性状况仍处于极度宽裕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期颇受追捧的“跨年”资金需求基本得到延续的同时,“短钱”则因供大于求导致其价格始终在低位徘徊。业内人士透露,在季节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最近有部分社会资金回流银行体系,预计银行的短期资金运用压力将有所加大。他表示,央行会否对此加强短期限的回笼力度,市场应保持关注。

  从反映市场资金面的Shibor等情况来看,10月下旬至今的10个交易日内,隔夜及7天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实际下跌幅度为1.41和9.09个基点,日均波动幅度多数也在1个基点以内,而昨日7天利率的下跌幅度更是多达17.59个基点。上海某货币中介人士向记者表示,造成短期资金泛滥的原因,除了前期积累的流动性尚未得到有效对冲外,也与近期部分社会资金短期(至年底前)“寄居”银行有关。

  对此该人士认为,年底前除了财政存款的集中释放,这些因短期投资渠道暂缺而回流银行体系的资金,无疑加大了银行机构的短期资金运用压力。在这一季节性因素作用下,相应期限的回购利率便处于明显供过于求的状态中。

  实际上,这一态势也反映了前期过度投放的流动性仍未得到完全平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下旬开始的8周时间里,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连续净投放流动性多达9570亿元,随后月份断断续续的回笼或投放之后,仍未完全对冲上述投放量。在最近两周来,央行已连续净回笼约1230亿元,本周也有望延续这一态势,但预计力度仍不会加速放大。

  今年上半年央行已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0月份又实现一次差别性上调及加息,其目的正是为了抑制过于宽松的流动性并管理好通胀预期。央行《2010年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就作出了既要强调需求缓慢回落,又要对通胀保持警惕的宏观判断。分析人士称,其综合效果就是在保持较低利率水平的基础上,加大货币市场的资金回笼力度,避免因流动性投放过多造成的信贷过度扩张。

  此外,从11月份的资金需求来看,有机构作出预测,11月债券供给约为3540-4120亿元,而11月份债券到期量大致在1776亿左右(不含央票),债券净供给约为1760-2340亿元,位于今年以来的中等水平。

  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月度新增贷款量多在5500亿上下徘徊,并未显著突破监管部门年初设定的贷款投放节奏。考虑到准备金率差别上调及10月份历来是年度投放低点等因素,市场预计10-11月新增信贷规模可能略低于1万亿。此外,在热钱尚无转向迹象的前提下,外汇占款月均也将在2000亿元左右。综合来看,即使央行不再投放资金,市场整体流动性也不会趋紧。

  也有债券交易员指出,目前的短期资金过于泛滥,央行如果在公开市场重启28天期正回购,或许可以暂时解决这一问题。“与常用的91天正回购相比,毕竟28天期操作的到期日还在今年之内,不确定性相对少些。”该交易员称。而据央行统计资料,自今年4月底的最后一次操作以来,至今已连续26周未采用28天正回购手段。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