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进入加息周期 大宗商品牛市不改
2010-11-12 08:13:2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明天涨停
发帖数:20129
回帖数:1193
可用积分数:98351
注册日期:2008-03-23
最后登陆:2010-12-27
主题:中国进入加息周期 大宗商品牛市不改

  本周周四,中国统计局公布10月国内CPI同比上涨4.4%,超出市场普遍预期。本周周三,中国央行宣布将从本月16日起把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这是央行今年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中国央行在10月中旬也出乎市场意料地宣布加息。一切正如笔者预期,中国经济将在四季度进入“紧缩”周期。 推荐阅读
  在中国宣布加息之后,市场上有了关于中国是否进入加息周期的分析。大部分分析结果认为中国还未进入加息周期,理由主要是中国消费物价已经见顶,没有必要继续加息。但这个观点过于静态。我们对物价的判断应该放在一个动态的框架中。之前市场对于物价已见顶的判断主要缘于翘尾因素、农产品价格季节因素、M1的领先作用,但是这些都是静态的分析,都把最为重要的因素——发达国家央行和新兴国家央行之间的博弈忽略了。不同于市场主流观点,笔者认为中国已经明确进入了加息周期。

  当前我们明显看到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在货币政策方面的背道而驰。但这两者其实是紧密相关、互为因果的。正是发达国家的政策宽松加剧了新兴国家的紧缩压力,导致新兴国家被迫提前进入货币政策的紧缩周期。而新兴国家的政策不断紧缩的事实上又降低了发达国家不断宽松的成本和风险,进而会鼓励发达国家进一步的宽松。而发达国家宽松政策带来的收益事实上是其自身独自享有的。笔者认为,发达国家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将总体维持政策宽松态势,新兴国家由于国内的通胀和资产价格问题被迫实施紧缩政策。而新兴国家的政策紧缩主要是为对冲来自发达国家的政策宽松,既然目的只是“对冲”,那从这个角度看全球在未来一年将处在流动性宽裕的总体态势中。

  对于国内的货币政策,笔者曾在9月指出四季度国内货币政策将明显转向紧缩。但国内货币政策收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来的流动性,既然目的只是对冲,那最终的流动性结果必然还是宽裕。

  因此总的来说,笔者判断中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但这个加息周期将是在牛市中完成的。当然,每次收紧的动作必然会对市场情绪有一定负面影响,因为毕竟当前大多大宗商品价格走高都缘于流动性。而收紧是直接针对流动性,必然会有短期抑制作用,但只要总体流动性的态势不改,股市和商品的中长期趋势就不会变。

  但同时,笔者认为投资者应该注意一些负面的系统性因素,而这些负面的系统性因素并不是中国货币政策的转向,而是欧洲债务危机的演化。只要欧洲债务危机不出现持续恶化,货币政策的转向将不会改变股市和商品向上的总体态势。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