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宇通客车:国信证券推荐评级 盈利很乐观
2010-11-27 17:53:2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小女子
发帖数:13443
回帖数:1878
可用积分数:5913365
注册日期:2008-03-23
最后登陆:2024-11-07
主题:宇通客车:国信证券推荐评级 盈利很乐观

近期,我们对宇通客车经营状况保持跟踪。

  评论:

  我们认为,多重因素支持宇通客车未来两个季度的股价表现将优于汽车行业:

  1、大中客行业趋势向好。预计2011-2012年仍将稳步增长。

  2、重点公司产能紧张。宇通客车目前已处于紧绷的满负荷生产状

而大中客行业整体预计2011年底之前不会有大量的新产能投产。

  3、销售旺季到来。11月至1月上旬,大中客迎来销售的最旺季,预计期间,公司销量、盈利均会创下历史新高。

  4、估值具吸引力。目前公司估值水平处于同行业的低端。

  谨慎假设下,预计宇通4Q10单季EPS将达0.60元以上。

  两个关键假设:

  1、4Q10,公司销量达到14000辆,同比增长50%(占全年销量的33%,其中,预计11、12月两个月合计产销量将达10000辆)。我们认为,最终实现这一销量的可能性较高:其中,9、10月份,公司分别生产4465、4444辆,分别销售4672、2887辆(10月销量低于产量是由于订单结算原因,将会反映在11、12月份),11月份起,由于涂装线的改造,日产能从160-165台/天升至180台/天,月产量升至近5000辆的水平,由于迎来销售旺季,我们判断产量、库存将得到完全消化,并不得不将部分订单推迟至明年1月份。

  2、假设4Q10的单车净利为23000元。事实上,我们观察到,历史上,季节性波动、不同的销售规模对公司单车净利产生重大影响,规模效应显著,我们这一假设与2009年同期水平相近(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单车净利22900元),并不激进。

  在上述假定下,预计公司4Q10将实现净利3.22亿元,对应EPS 0.62元。

  公司产能紧绷,需求进一步增长对盈利的边际贡献效果在增大

  现有产能紧绷。公司现有设计产能3万台,但在满负荷运作状况下,11月份后的月度极限产能预计能达到近5000台/月,但这一产能在今年的年末旺季仍显得捉襟见肘。这意味着,近期看,公司的供给曲线趋于垂直。

  2012年新增产能方能投产。公司规划中2万辆新产能,预计明年动工,2012年方能投产,2万辆产能很可能将会分批投产,但至少在2011年底之前,公司提高产能的空间相当有限。

  产能紧张情况下,预计公司盈利增速将快于销量、收入增速。从基本的供求关系看,当供应曲线接近垂直时,需求的增长将反映为价格、利润率的显著上升,但从公司的定价策略看,考虑到与客户的长期关系,公司历来采用稳定毛利率的策略,我们判断公司产品大幅提价机会不大。我们预计2011年公司销量增长10%,在产能紧张情况下,公司将会通过淡旺季之间的生产平滑来满足旺季需求,即使不出现提价,预计仍将表现出明显的规模效应,我们假设2011年单车净利会上升1200元左右。

  大中客行业竞争结构优良,宇通、金龙的优势呈上升趋势

  从行业竞争结构看,大中客行业要优于乘用车和卡车:

  1、宇通、金龙两家独大。2010年前三季度,两者大客、中客合计市场份额分别为54.6%、52.4%,而其他竞争对手的份额均不足5%。

  2、宇通、金龙的产品更集中于毛利率更高的旅游、客运和团体客车。从产品结构看,国内主流大中客企业分为三类,宇通、金龙以毛利率更高的旅游、客运和团体购车为主,亚星、曙光、申沃则平均超过80%以上均为公交车,表明这类企业主要依赖于当地政府的支持和补贴,区域性强,正因为如此,这类公司很难获得足够空间发展,并且与宇通、金龙产品交叉少,不构成威胁,福田、安凯介于两类型之间,目前份额均不大。

  宇通、金龙份额均在不断上升,竞争优势在扩大:

  2010年前三季度,宇通客车大客、中客的市场份额分别上升2.8、4.5个百分点至24.2%、26.3%。金龙大客、中客份额分别同比上升7.8个百分点和下降2.0个百分点,主要源自苏州金龙产品结构的变化以及新产能的投产。

  上调公司评级至“推荐”,小幅上调2010、2011年EPS至1.67、1.95元,目前股价具备吸引力,建议买入

  上调公司评级至“推荐”。小幅上调2010、2011年EPS至1.67元、1.95元(原分别为1.65元、1.93元),首次给予2012年EPS预测为2.20元,目前股价分别对应2010-2012年动态PE为12.6倍、10.8倍、9.6倍。

  我们的关键假设是:

  1、2011年销量增长10%。在产能紧张情况下,通过平滑淡旺季的生产提高产销量;2、2012年销量增长12%。2012年新产能释放导致当年销量增速加快。

  3、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费用率在规模效应下略有下降。

  4、所得税率维持在15%。

  5、单车净利2010-2012年分别为2.06、2.18、2.20万元,分别较上一年上升400元、1200元、200元。我们假定2011年单车净利上升幅度较高,原因在于预计当年产能将最为紧绷。

  我们判断近期公司股价催化剂明显:日益紧张的供应状况、旺季销量创新高、订单延伸将导致2011年1季度仍销售旺盛等。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