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汽车资源向“三大”集中并非好事
2008-05-25 12:09:2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汽车资源向“三大”集中并非好事

  抗震救灾当前,许多行业内的大事往往不被过多关注,其中“一汽长安重组”的信息在往常可能是轰动性的。据相关媒体报道,在福特的推动下,一汽和长安将走上兼并重组的道路。尽管报道显示长安汽车方面予以断然否定,但仍有很多人愿意听信或者看到中国汽车发展史上强强联合的最大合作并购案。在没有得到任何肯定此事实确信的情形下,笔者宁可将其视为媒体的故意炒作和某方面的单向意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汽和长安似乎没有整合重组的必要。前者是中央直属企业,国内汽车行业的老大,资产总额上千亿,年销量140万,跟国际上最知名的数家汽车公司保持着合资合作关系,世界500强企业。后者也不弱,是军工企业,国内第四大汽车集团,“是一家开发、制造、销售全系列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汽车公司,其主要产品有全系列乘用车、小型商用车、轻型卡车、微型面包车和大中型客车,全系列发动机等,年汽车生产能力达100万辆以上,年发动机生产能力110万台以上”。而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两者均非常良好,特别是长安汽车凭借着与福特的合作和自主品牌两方面表现尤其显眼。两个国有大企业兼并重组的契合点在哪里呢?媒体分析说是福特马自达。这是另当别论的事情,以前曾有两家马自达公司在产销方面妥协整合的传闻,但是结果却不了了之,逞论它们背后体格庞大、牵扯利益关系广泛复杂的两家汽车集团。

  强强联合是大家的所愿,但采取的形式未必就是兼并重组。兼并重组的目的之一是实现优势资源互补,那么让两家企业相关涉的部分先行整合就是了,未必要动两个大盘子。显然,对一汽来说,兼并重组是求之不得,原因很简单,三方面:一是解决掉马自达品牌这棵摇钱树被两个东家分属制衡的问题,大而化之就是与福特的全面合作;二是长安汽车在自主部分、微型车、客车等方面的业绩令人垂涎,也是一汽的欠缺之处;三是随着上南合作的成功,东风和哈飞联手浮出水面,两大汽车集团大有赶超一汽的气势,要想继续保持老大的地位,就要采取简单有效的办法给自己增肥,即兼并重组一家实力尚可的汽车公司,而不是收受老弱病残。然而兼并重组历来都是弱肉强食,以大欺小,一汽和长安牵手决不会是婚姻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事实上的弱方长安决不会羊送狼口,自毁前途。对于长安来说,虽然不能跟一汽相抗衡,但可以保持自己的发展优势,偏安一隅,励精图治,这个时候它是可以向任何大公司叫板的。

  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决定了兼并重组是一条必然选择的路子,有关部门也愿意推动这种形式的行业内部整合,强强联合也是可行的设想。但是,如果硬要让两家发展前景可观的企业兼并重组似乎有逼婚的嫌疑。而国内汽车行业的特殊情况,决定了现阶段内大小企业多家并存的局面,小公司未必就活不下去。那种“年产销100万辆以下的汽车公司已经不能单独存在”的论断早就被证明是错误的,何况长安汽车的产销能力在这个数字之上。做大做强的观点必要转换,我想这一点福特应该深有体会,不仅国际上已不流行,而且福特近来连连甩卖旗下品牌,忙着瘦身减负,如果再要求中国的两家大企业进行合作岂不是己所不欲,却施于人?

  笔者认为,让汽车资源统统集中于国内的三大汽车集团未必就是好事。三大汽车集团的真正发家依靠的是跟外来品牌合资,其实其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自主研发实力等并不强,把一个良好的公司并购过去未必能够锦上添花,说不定会葬送了锦绣前程。三大的这种发展趋势很容易像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它们各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与其分分合合,不如不分不合。三大疯狂扩张的后果是消化不良,徒有大块头,没有真力量。而且国内还有北汽、广汽等汽车集团,你也兼并不过来啊。除此之外,国内的自主品牌企业分封诸国,大大小小也十几家,有的发展得还很好,凭什么要被你兼并重组呢?按照自主品牌的个性,应该去并购国有大型汽车公司才合胃口。中国汽车产业要整合,还是应该本着消灭“散、乱、差”的原则,先把弱小的公司整合掉,然后再考虑强强之间的合作问题,否则中国汽车产业还将是一团混乱。

  笔者对于一汽长安重组之事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一汽可以选择其他企业,比如一些自主品牌,还有二线的国有企业,但不一定非要找长安。两者实现全面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在福特马自达问题上,两家应该坐下来认真谈一谈,可以采取任何可行的方式进行合作,而不是只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考虑。而作为消费者来说,长安福特马自达和一汽马自达关系如何并不妨碍,继续保持这种关系也未尝不可,这种互相关联牵制的格局或许还有利于市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