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438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04 |
|
主题:深发展A:资产质量表现良好 负债业务改善
国信证券 邱志承 黄飙
事项:公司公布2010年三季度报告。
评论:
信用成本下降和规模扩张推动业绩增长。公司3季度净利润47亿元,EPS1.36元,同比增长30%,主要驱动因素为信用成本下降和规模扩张,分别贡献了17个百分点。信用成本的大幅下降主要由于不良贷款清收工作较顺利导致较多回拨。从环比来看,1季度收入小幅增长6%,主要受息差收入推动(+7%);拨备前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1%、14%和17%。
业务扩张偏重。较高收益的对公业务,吸储工作较为有效公司的总贷款比年初增长11%,增速明显低于行业(15%),主要是为了控制期末的存贷比;一般性贷款增速(21%)则显著高于行业(18%)。增长较快的主要是公司较优势的对公一般性贷款(24%),而个人贷款比年初仅增长17%,这个增速是显著低于行业(31%)的,主要由于在贷款额度有限的情况下追求更高的资本回报。
存款比年初增长18%略快于行业,个人存款的增速较快达到了22%,显著快于行业(14.5%),三季度增加了60亿的个人存款,而存款成本没有明显变化,显示公司对储蓄的吸收较为有效,主要得益于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
息差上升主要由于非贷款资产收益率上升,贷款利率基本稳定3季度的息差为2.49%,回到了一年前水平。单季比2季度上升较多,达到了12bp,资产收益率的上升显著超过了负债(见表1)。其中,贷款(不含贴现)利率小幅波动,上升较多的债券和同业资产(含贴现),上升幅度达到了20~30bp。
综合负债成本单季环比上升7bp,其中存款成本上升4bp,显示了一定的存款成本上升压力,存贷利差亦面临缩窄压力。同业负债成本上升接近20bp,与同业资产相仿。由于公司一般性贷款比重和存贷比均已经较高,因此资产结构上的拓展余地已经不大,未来息差扩大动力主要来自于:1.投资收益率的提升;2.贷款定价能力的提升,主要由于货币政策偏紧和较高收益贷款比重的提高,近期的加息也对息差扩大有小幅正面影响。
手续费收入稳步增长,费用增长有所放缓。3季度手续费净收入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2%,但比2季度减少7%,主要由于银行卡收入有所减少(2季度开展多项信用卡分期产品的推广活动带来高于平常季度的刷卡量和银行卡手续费净收入,剔除这一因素环比是净增长的),其余多项收入如理财手续费收入、代理及委托手续费收入、银行卡手续费收入、账户管理费均有较快增长。总体而言,公司的手续费收入提高步伐是较为持续和稳定的。
3季度发生生营业费用19亿元,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前三季发生营业费用5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增幅比上半年29%有所下降),主要是营业网点、员工人数以及业务规模增长,以及公司为提升管理和IT系统进行的持续投入,使营业费用有所增长。
资产质量表现良好,不良和关注在低水平上继续双降。在较好的外部环境、信贷风险控制以及不良贷款清收之下,公司3季度资产质量继续呈改善态势,不良和关注类贷款均在低水平上继续双降,不良贷款继续双降;贷款拨备覆盖率254%,较上季上升29个百分点,但由于很低的不良率水平,使得拨贷比水平仅为1.44%,2.5%拨贷比新规对公司影响甚大。
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房地产业与商业。3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余额1.6亿元,不良率1.2%,比上半年均有所双降,而且全是05年前发放形成的不良贷款, 05年以后新发放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贷款余额为0。
个人贷款不良余额(不含信用卡)2亿元,较年初下降36%,同比去年下降11%;不良率0.18%,较年初下降0.15 个百分点。个人不良贷款连续3个季度实现双降,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信贷资产质量。
公司的不良贷款清收工作较为有效,3季度清收不良信贷资产总额(含未核销不良贷款和已核销贷款)5.7亿元,共清收回不良信贷资产总额22亿元,接近目前的总不良贷款余额。
业务表现良好,负债业务改善,维持“中性”评级。公司各项业务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其中负债业务和资产质量的表现较为喜人。平安收购还有待监管部门批准,但我们对获批以及获批后的整合发展前景持较为乐观态度,主要由于两家银行在所处区域、中小企业务、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外资背景等方面多具有相近之处,平安集团亦具有较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内部管理能力,公司与平安集团的互补性和协同效应较强。目前公司2010年的P/E和P/B估值分别是11倍和2倍,但公司面临补充资本和盈利摊薄的压力,维持“中性”评级。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