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矿石涨价倒逼钢企整合加速
2008-02-28 08:50:4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汇之巅
发帖数:1779
回帖数:212
可用积分数:729667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14-04-23
主题:矿石涨价倒逼钢企整合加速

2008年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尘埃落定,涨价65%已成定局。据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一直在上涨,与此相反,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却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专家预测,钢材涨价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推动汽车、家电等行业产品的价格上涨。

  国内专家预测,这将使最终产品包括消费品成本上升,从而推动物价上涨。即使考虑到延迟效应,仍会反映在今年的CPI中。追本溯源,回到铁矿石提价谈判事件本身,日韩钢厂率先完成铁矿石谈判时,中国企业再一次丧失定价话语权。

  值得反思的是,在铁矿石谈判中,我们已经丢失了什么筹码?在铁矿石卖方市场强力逼迫下,直接受益或受损的企业和相关政府部们又该作出怎样的对策呢?

  为此,我们将推出专题报道探讨。今日推出第一篇报道。

  2008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尘埃落定,上周五中国最大钢铁商宝钢集团接受了日本及韩国同业与巴西淡水河谷达成的铁矿石年度涨价协定,同意向淡水河谷支付的铁矿石合约价格上涨65%.虽然宝钢集团与另外两家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力拓尚未就海运费用问题达成共识,但涨价65%已成定局。

  中国钢协常务副秘书长戚向东预计,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上涨65%,中国钢铁企业将为此多支付近600亿元的成本。

  中小钢厂受损较大有矿山的和大型钢铁企业受影响不大

  “铁矿石涨价必然会带来钢铁企业成本的提高。”钢铁专家马忠普分析,“但铁矿石进口协议价格的大幅上涨引发钢材成本上升的压力在钢铁企业中的分配是不均衡的。由于企业对铁矿石市场的依赖度不同,铁矿石进口协议价格的大幅上涨对钢铁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存在很大的差距。”

  华泰证券钢铁研究员马克明认为,铁矿石价格上涨对拥有矿山资源的八一、酒钢等钢厂影响不大。“对拥有和部分拥有铁矿山的钢铁企业来讲,铁矿石价格上涨对这些钢铁企业成本影响不大,而且还可以从钢材涨价中获得成本优势和比较收益。”马忠普分析,这类企业主要集中在部分大型国有钢铁企业中。

  “受铁矿石价格上涨影响钢材成本较大的主要集中在中小钢铁企业。”马忠普分析,据统计,2007年全部从市场采购原材料的中小型钢厂成本上升了55%以上,相对于执行长期贸易合同的大型企业9.5%的成本上涨差距较大。2007年受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和国内铁矿石资源不足影响,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也从年初的700元/吨上涨到最近的1480元/吨。远远超过巴西和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力度。对此,徐向春也表示赞同,对于以铁矿石现货为主的中小钢企来说,长期协议矿价格的上涨必将进一步刺激现货价格的上涨,中小钢铁企业蒙受的成本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除对中小企业影响较大外,马克明表示,铁矿石提价对于铁矿石进口长单占铁矿石需求量80%到90%的宝钢、武钢等大型钢企业将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不过,原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钢铁专家徐向春表示,与中小钢企相比,宝钢、武钢等大型钢企的优势还是存在的。徐向春认为,其产品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加上规模效应,其消化和转嫁成本的能力远高于以靠低附加值为生的中小钢企。

  长江证券认为,在周期性行业景气的时候,扩张快速的公司收益往往大于扩张缓慢的公司,即便原材料的上涨导致毛利率下降,这些公司也可以靠迅速扩张的产能保证盈利的稳定。如宝钢股份所需铁矿石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不过通过前几次的钢材提价,基本上能够抵消铁矿石涨价所带来的成本上升。此外,宝钢目前焦炭全部为自产,成本是目前市价的70%,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武钢股份75%为进口铁矿石,其余低于市价向集团购买,焦炭全部也为自产,成本是目前市价的80%.鞍钢股份则主要向母公司购买矿石,成本仅是上年度进口铁矿石到岸价的95%,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钢材涨价转嫁成本除涨价外,钢铁企业没有更好的办法

  面对成本上升的压力,国内各大钢铁企业纷纷计划调高钢铁产品的出厂价格。宝钢集团在本周调整了2008年二季度钢材产品价格。与第一季度价格相比,宝钢热轧主要产品上调800元/吨,冷轧主要产品以及宽厚板普遍上调800元/吨,其他产品价格都有500元-700元/吨的上涨。

  马忠普表示,协议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将增加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上涨的压力。而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上涨幅度将直接影响钢材市场的价格走势。今年以来国际钢材市场价格上涨已经达到100-150美元。而且这种钢材价格走势还会在市场景气中攀升。

  某大型钢企销售部人士表示,钢材下游行业需求一直较为旺盛,有较高的盈利空间,所以多数下游生产行业有较强的价格承受能力,此外多数以协议矿为主的钢铁企业其生产成本仍低于以现货矿为主的生产企业,仍有较大的利润空间。

  从近年来的数据也可以看出,虽然铁矿石协议价格上涨会明显提升部分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但对全行业的盈利空间的影响是有限的。数据显示,2007年钢铁企业全行业实现利润1900亿元,同比增长45%,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钢铁企业完全有能力自身消化一部分成本压力,因此对钢材价格的影响应该在可控范围内。

  徐向春表示,就目前而言,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价差、下游用钢行业景气、铁矿石现货价格上涨等三大因素尚能支撑起高涨的钢铁价格。近三年来,铁矿石累计涨幅达到2到3倍,而钢材价格的涨幅明显不及铁矿石,但钢铁企业近年来的效益并没有逐年减少,这说明钢铁企业早已开始在铁矿石价格上涨过程中逐步调整产品结构、挖深挖潜降低能耗。然而,潜力的挖掘毕竟是有限的,面对急速上涨的铁矿石价格,钢铁企业除了涨价之外,并没有更好的办法。

  改变局面需三四年专家表示,整合步伐和海外找矿规模要加大

  近年来,因铁矿石价格连续上涨以及焦炭、铁合金料价格的上涨,国内钢铁企业已进入高成本时代,但要从根本上改变铁矿石谈判中处于被动的局面并非一朝一夕可实现。徐向春表示,供求关系及国内钢铁企业分散的现状决定了中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谈判中的劣势,要真正改变这种局面上尚需三到四年的时间。

  此轮涨价,无论是对钢铁企业还是中国经济的发展负面影响都是很大的,对国际钢材市场也绝非好事。不过,国际上其他钢铁厂商,特别是日本的新日铁等钢铁企业通过不断入股海外矿业公司,在铁矿石涨价后,因矿业公司利润增加而带来的投资收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铁矿石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

  此外,为了节约成本,日本钢厂在全球范围选择最廉价原材料,并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海底仓库。考虑到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的特点,厂址选择倾向于靠近海港,不少工厂都建在海港内,以降低运输成本。目前日本钢材出口量仍然维持在产量的30%左右,但绝大部分为高附加值产品。

  我国目前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调控钢铁行业的供需关系,如通过降低出口退税和加征出口关税的政策以及出台“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抑制钢材出口。业内人士预计,后期国家可能进一步出台限制钢铁出口的措施,今年钢材出口数量有望进一步减少。

  此外,通过加速淘汰高成本低收益的中小型钢铁企业,减少对铁矿石等资源类产品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国对进口铁矿石需求的增长。

  中国钢铁企业开始着手从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积极开发铁矿石资源。2007年9月,首钢集团湖北省宜昌高磷铁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首钢集团公司董事长朱继民表示,这一项目将成为“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如果鄂西铁矿得到全面开发,铁矿石的定价权将会部分移交给中国势力。据了解,鄂西高磷铁矿的探明储量高达20亿吨,其潜在的经济价值达1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宝钢等大型钢铁企业近年来也加快了海外投资开矿的步伐。据了解,目前我国钢厂在海外已开发的矿山生产规模达到4800万吨。

  近期,武钢计划赴马达加斯加合作开矿,宝钢与澳大利亚FMG公司就合作勘探并潜在开发位于西澳皮尔巴拉地区的目标为10亿吨的冰河谷磁铁矿资源签署项目合资协议。有专家表示,相信随着国内钢铁行业整合步伐的加快以及海外找矿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未来中国钢企在铁矿石谈判中的话语权能够逐步提升。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