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创业板不是特权投资者赚钱工具
2011-01-10 08:07:2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创业板不是特权投资者赚钱工具

创业板不是特权投资者赚钱工具 2011年01月10日 04:21 北京日报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本报记者 窦红梅

在上周末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有关专家和学者尖锐地提出,创业板市场目前还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如频繁的高管辞职、大股东在上市前突击入股、资金超募现象严重等,使创业板市场一定程度上成为特权投资者而不是普通投资者的赚钱工具,缺乏公平和效率。

记者查询到,截至昨天,创业板市场共有158家企业上市,平均市盈率为78倍,总市值已达到7561.58亿元,实现融资1222亿元。

中国创业板市场设立已有1年多时间,其设立之初承载着众多历史使命,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就是其中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出,创业板应该实现完善创新性中小企业融资链条,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发展,从而真正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而不是沦落为超级富豪,或者特权投资者赚钱的工具。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当前创业板存在九大问题,首先就是大股东突击入股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大股东基本上不参加企业成长的风险承担过程,而是直接攫取高额资本回报,“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原则,严重损害了资本价值的核心价值理念。”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中心主任刘纪鹏痛批创业板“三高”现象以及发行制度,他认为目前的创业板政策存在很大漏洞,可能为资本市场未来健康发展埋下隐患。刘纪鹏说,创业板平均每个企业只需要2.5亿元资金,结果平均每个企业获得了7.7亿元,158个企业造就504个亿万富翁。“这叫点燃创业激情吗?我看是泯灭了创业激情,从经济学上讲是巨大的效率浪费,从法学上看有失公平,因为根本就没有做大企业,完全是现有财富的简单重新分配。”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