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发帖数:74822 |
回帖数:5844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主题: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2011-01-23 09:56:53 来源:农业厅市场信息处 【字体:大中小】
1月10日-11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农业部陈晓华副部长到会并讲话,张玉香总经济师主持会议。农业部有关司局、直属事业单位领导、各省市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计划单列市农业(畜牧、水产)厅(局、委)分管领导和质量安全监管处(局)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四川、山东、上海、陕西、辽宁和广东等6省(市)分别就构建监管体系、建立监管制度、完善监管模式、创新监管手段、抓监管落实等方面做了典型发言。
一、会议主要精神
会议主要精神体现在陈晓华副部长的讲话中。陈晓华在讲话中总结回顾了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分析了“十二五” 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安排部署了2011年的工作。
陈晓华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一要正确把握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必须统筹好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到与数量安全同等重要的高度,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强化监管,提升水平。二要充分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从产业基础看,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分散,小、散、乱的特点突出,监管难度很大。从安全隐患看,原有的一些老问题还没有彻底根治,新情况、新问题又不断出现,个别突发性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从工作基础看,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存在“上热下冷、上紧下松”和监管责任不落实的现象。三要牢牢抓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利时机和条件。从政策环境看, “两法”进一步确立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相关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从外部条件看,传统农业加快改造,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的提高,规划布局、重大工作安排对质量安全倾斜等,都为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从工作保障看,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监管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国省级农口厅局,除个别地方外,都已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处、办),2/3的地市和1/3的区县农业部门也新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在谈到“十二五” 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目标任务时,陈晓华指出,“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消除隐患保安全,控制源头上水平,健全体系强能力,完善制度建机制。消除隐患保安全,就是要深化专项整治,着力消除风险隐患,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控制源头上水平,就是要从生产入手,大力推进标准化示范创建,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力争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健全体系强能力,就是要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加强条件保障,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完善制度建机制,就是要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制度和模式。
在谈到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时,陈晓华强调,总的要求是按照韩长赋部长在年前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继续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任务,立足“防范风险保安全”,坚持一手抓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手抓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生产发式转变,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对2011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陈晓华提出了六点要求。一是全面加强执法监督。核心是着力解决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重大风险隐患。要抓好集中整治,对农产品药物超标和禁用药物使用采取高压严打态势;加大监测,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要抓好重点地区,突出抓好主产区、优势产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生产基地监管,严把产地关。对于农业投入品,要抓住“三夏”、“三秋”等关键时节深化专项整治;要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二是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化。要强化标准制修订,各地要围绕产品安全和产业发展需要,突出实用性,依法制定一批符合本地农产品生产实际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要大规模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以“三园两场”为基础,不断放大生产面积和总量规模。要扩大“三品一标”总量规模。三是重点强化应急处置。要把握四个最基本原则:第一反应要快速,第二处置要依法,第三防范要联动,第四预警要超前。四是大力推动体系队伍建设。一要强化质检体系建设。二要强化监管体系建设,要在充实强化省级机构职能、人员、条件的基础上,抓紧向地县两级延伸,努力实现“省级完善、地市健全、县级建立”的目标。五是积极构建监管长效机制。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制度、三个机制(即: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风险预警机制、检打联动机制、联防联控机制)。六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要明确职能定位,强化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尽快构建一支“懂政策、懂法律、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
二、相关工作建议
这次会议是在“十一五”收官之年和“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承上启下的重要会议,意义重大。要学习好、传达好、落实好会议精神。对于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来说,在抓紧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局)的同时,当前关键要工作下沉,提升能力,抓好“五基”建设:
(一)抓好基本能力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执法、服务和应急处置机构、队伍建设,尽快覆盖自治区、地(州、市)、市(县)和乡(镇)四级,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手段,夯实“逆向监管”工作基础。
(二)抓好基层建设。生产企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要按照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基本要求,组织农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生产单元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经营户的管理,从源头抓好质量安全。
(三)抓好基地建设。“三园两场”等标准化示范区是“顺向推动”的主战场,要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服务和督促检查,要大力推动标准化示范区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实施可追溯管理等项工作,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四)抓好基本制度建设。要不断健全完善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制度、产地准出制度、例行监测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等“五项制度”,现阶段要积极推进市场准入和产品准出制度的建立。
(五)抓好基础环节建设。加强基础环节控制是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关键。要做好农业投入品管理,管好农药经营户和高剧毒农药;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提高农民等生产单元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要加强对农民培训,提高他们科学使用农药的能力。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