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创新路上争先锋
2011-02-08 14:22:0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花脸
发帖数:71246
回帖数:2175
可用积分数:17735291
注册日期:2011-01-06
最后登陆:2025-07-26
主题:创新路上争先锋

——记中国发明展览会金奖获得者、鞍钢股份冷轧厂钳工技师孙志刚
2011/2/5 11:14来源: 中国机冶建材工会网站
  2010年,鞍钢股份公司冷轧厂1号线设备作业区副作业长、钳工高级技师孙志刚在创新路上迎来自己的丰收季节。

  这一年,他负责研制的冷轧机有带换辊项目以降低事故几率、缩短换辊时间、减少钢带切头损失、实现年增效超千万元的成效,分别获得了中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和第三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优秀奖。

  爱琢磨的工人发明家

  从2007年以来,孙志刚完成的创新项目就达35个。其中:获国家专利6个,鞍钢科研项目1个,鞍钢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成果奖3个。这些创新成果,不仅解决了生产难题,还为鞍钢创造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他因此被领导和工友们赞誉为“爱琢磨的工人发明家”。。

  孙志刚1995年从鞍钢技校动力润滑专业毕业分配到鞍钢股份冷轧厂。刚入厂时,他被分到集经验、技术为一体的点检员岗位,从事倒班维护工作,直接为设备做维护和故障诊断。为尽快掌握点检要领,凡是有经验的人都成为孙志刚学习的对象。他天天磨着师傅去现场了解设备,谁有活他也去帮忙,闲下来就看图纸。在生产检修期间,人们经常在地沟中看到他查看设备的身影。通过自身努力学习,仅用3个月的时间,便胜任了单独点检工作。

  工余时间,孙志刚考取了鞍钢职工大学机械设备专科。在4年中,他坚持学习了冶金机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液压传动和计算机等专业理论,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了自主创新成果中。

  这种不畏脏累、勤学好问、踏实工作的态度很快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1999年1月,孙志刚被调到当时冷轧厂的重要机组四机架冷轧机担任上卸料机械设备点检员。

  在设备点检中,他发现轧机上料步进梁升降油缸的密封泄漏故障率较高,时常需要进行检修更换油缸,极大影响机组运行。为解决这一难题,他查阅资料并向他人请教,找出了改进密封的方法,为车间节省的大量备件费用。这次“小试牛刀”的成果被冷轧厂评为创新成果一等奖,获得1000元奖励,让他尝到了成功的甜头,从此走上了创新的道路。

  技术改造显身手

  冷轧1号线酸轧机组于2000年完成联机改造。当时,考虑到投入和工期的原因,轧机机架部分实施利旧改造,换工作辊方式仍然采用无带换辊。每次换辊引带时,因带钢此时无法建立张力,带头在卷取上产生溢出边,机组转车后必须对带头进行剪切,由此产生大量的废品。每月因换辊产生的生产准备时间在30小时左右,每次换辊后穿带过程中,带头对机组设备冲击易造成其他设备损坏,还增加了机组设备维修量和故障次数。

  当时,国内外新建的冷轧线都已经采用有带换辊系统,但投入资金相当大。孙志刚带领电气、机械、工艺等15人组成的团队,利用了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现场和图纸研究,并制作模型。经过无数次的摸索,孙志刚从一把剪刀的闭合过程中获得灵感,通过在机架内增加斜坡轨道、改进机架压板台和工作辊轴承箱等,以最少资金投入完成了由无带换辊向有带换辊的转换,使机组作业率每月提升了3%,废品每月降低176吨,年创造效益1062万元,在实现设计目标的同时还获得了2项国家专利。

  在冷轧厂工作15年,孙志刚先后担任冷轧厂4架连轧机机械点检员、轧机点检组长、酸轧机组机械点检长,参与了冷轧1号线大部分设备的维护检修。他与厂家共同努力,设计制作出镶嵌式卷筒,完全杜绝卷曲机卡钢现象发生,年创造效益32万元。他实施的轧机张力辊润滑方式改进、轧机转向失败控制及轧机步进梁改进等创新项目,为企业创造了巨大效益。

  为挖掘联合机组的“潜力”,解决制约机组运行的难题,孙志刚认真分析近年来故障易发部位,整合联合机组技术力量,完成圆盘剪锁紧调宽锁紧方式改进、步进梁升降缸接头连接结构改进、A13工艺段跑偏控制与研究、A13平床过滤装置卷纸系统实现自动卷纸等创新项目。

  为企业发展不断创新

  勤奋、执著、专注使孙志刚成为一名敢于攻关、善于攻关的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如今,对生产设备状况熟烂于心的孙志刚已成了现场检修职工的“活地图”和“主心骨”。

  2007年,冷轧厂任命他为1号线设备作业区副作业长。他参与冷轧厂轧钢机械点检标准及钳工安全技术规程等教材的编写工作,先后带徒弟10余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生产骨干,有的还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他本人先后获得鞍钢股份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智能型员工,鞍钢集团公司青年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谈起孙志刚的成功,冷轧厂厂长蔡恒君说,他长期在基层工作,完成的创新项目都是生产一线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善于发现问题、找寻解决方法,成绩的取得与他自身不断加强学习、刻苦钻研和冷轧厂营造群众性技术创新氛围是分不开的。

  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减轻了工友们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备件和油品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了效益,孙志刚喜悦之情无以言表。他谦逊地说:“企业为我进行创新活动提供了沃土。学习创新永无止境,我要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继续踏实工作,为鞍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李翔凌)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