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海通证券 今年最多投117亿“炒股”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券商的自营投资动向一直深受市场关注。昨日(2月21日),海通证券(
600837)(
600837,收盘价10.34元)公告了2011年自营投资规模。与2010年相比,海通证券计划的2011年权益类投资规模超过百亿元,较去年有16%的增长。
权益类投资最多可达117亿
根据公告,海通证券2月17日召开董事会,同意公司“2011年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投资规模最高不超过净资本的76%,实际权益类投资规模最高不超过净资本的36%”,公司管理层可根据市场机会和公司实际情况,在符合各项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在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最高投资规模额度内以及实际权益类证券最高投资规模额度内,有效配置资金规模以及投资方向。
在1月18日发布的业绩快报中,海通证券披露,截至去年年底,母公司净资本为324.59亿元,以此估算,海通证券今年实际权益类投资最多可以达到116.85亿元。相比2010年100亿元的权益类自营投资额度(不含新股申购,去年2月9日公布),海通证券今年自营投资规模最多可能增加约16%。
券商纷纷加大自营规模
今年以来,券商有意加大自营投资力度似乎已非个案。
在此之前,光大证券(
601788)(
601788,收盘价16.17元)股东会已经通过了2011年度自营投资规模议案。公告显示,光大证券2011年自营权益类和证券衍生品(不含新股申购)规模上限为106.5亿元,自营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规模上限为100亿元。而2010年年初,光大证券所制定的当年自营规模计划为自营权益类证券和证券衍生品(不含新股申购)规模上限80亿元 (其中股票投资规模上限60亿元)。
刚刚上市不久的山西证券(
002500)(
002500,收盘价11.00元)也于1月底抛出了用不超过5亿元募集资金进行二级市场投资的计划,这相当于山西证券IPO募资总额的六分之一。
“券商今年自营投资额度较大并不意味着一定看好今年行情。首先,管理层被赋予较大额度后,操作起来更灵活,即使没有用完额度,碰到行情好也有更大的空间;另外,股指期货、“两融”推出后,券商自身有了套保的要求,自然所需的自营额度就更大。”西南证券(
600369)分析师王大力表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