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无限接近中国联通
2008-06-02 08:26:5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随便股民
发帖数:12603
回帖数:3292
可用积分数:1282807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5-07-04
主题: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无限接近中国联通

“我们一定会参与中国联通的重组”,中信证券某高层人士亲口向理财周报记者证实。

  5月24日,工信部等三部委拉开了早在3年前就已在筹划的电信重组计划,方案鼓励中国电信(00728.HK)收购中国联通(600050.SH)的CDMA网,铁通并入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联通(00762.HK)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

  由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均是香港市值位列前茅的红筹股,中国联通是A+H股,前两者甚至还有美国的存托证券,因此不出意外的话,这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将成为中国今年之内最大的资本运作,电信业的乾坤大挪移势必也将成为中外券商们的狂欢盛宴。

  “还没有定下来,大家都在争取。”某投行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不过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有多家国内外顶级券商与即将重组的电信业巨头传出了“绯闻”。

  除了中信证券之外,国内券商中的中金公司和银河证券也在市场关注之中。上述中信证券高层对理财周报记者说,电信重组这样的项目肯定要由几家券商同时来做,由于中国联通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有红筹的背景,因此很可能会有有海外背景的投行参与进来,“比如中金公司”。

  而业内也有消息称银河证券会在电信重组的过程中分一杯羹,但银河证券的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尚未收到与此相关的信息。

  中国移动尚无确切消息

  此次重组,由中国移动兼并铁通。虽然中国移动的股价在消息发布后已从125港元急剧下挫至113港元,市场情绪并不乐观,但个别券商高管已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愿意参与中国移动的重组。一位券商说,“我们在香港有长期的业务,熟悉市场,希望能成功推动中移动的重组。”

  但中国移动发言人赵毅却告诉记者,“移动涉及投行的业务不多,因此还没有消息,铁通是非上市公司,直接由国资委划拨入中国移动集团公司。”

  对理财周报记者关于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是否会采取资产注入的形式将新划拨的资产移至其上市公司中国移动的提问,赵毅表示“以后的事现在还不清楚”。

  但上述券商认为,不论是以行政方式将铁通注入中国移动,还是以其他形式,券商仍有服务空间。其语气充满自信。

  瑞信逼近中国电信

  一不愿透露姓名身份的知情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中国电信的重组服务券商很可能是瑞信。

  而记者从深圳方面得来的消息称,瑞信所面临的强大竞争对手可能是中金公司和瑞银。“中金在国内有强大的实力,而瑞银有海外服务背景,此前在中石油回归A股时都能看到它们合作的身影,估计这次也有机会”。

  来自北京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瑞银很可能负责中国联通在香港的重组服务,中国联通在内地的重组可能由中信证券和银河证券负责。”

  按照这种推测,在众多券商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并不太可能由一家券商包揽几个电信重组服务,因此,瑞银参与中国电信尚存疑问。

  本土大券商狂欢

  “券商承销保荐的上市公司IPO,承销费大约是1%至3%,其中的利润大约可达到20%至30%。”曾协助摩根士丹利处理境内资产的某市场人士说,“但是涉及到公司的重组,券商的中介费用一般都没有固定的佣金比例,需要公司和券商坐下来谈。”

  实际上,对于此次电信重组项目的争夺,不论是对券商的资源还是实力都是一种考验,但是素以承销大项目著称的几家本土大券商的优势十分明显。

  此前在红筹股回归承销的券商争夺战中,中金公司参与主承销中国石油、中国远洋、中国神华、建设银行和中海油服等6家公司,承销金额达1097亿元,承销收入16亿元。银河证券参与主承销中国神华、中国平安和交通银行等3家公司,承销金额为545亿元,承销收入约8亿元。中信证券则参与主承销中国石油、建设银行和中国平安等7家公司,承销收入约11.7亿元。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