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国内众多汽车企业出口率远不及印度巴西
2011-03-27 15:03:3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国内众多汽车企业出口率远不及印度巴西

2011-03-23 00:16:00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北京)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在2010年生产的1826.47万辆汽车中,仅有56.62万辆用于出口,占总产量的3.1%。其中轿车共出口17.99万辆,仅占总出口量的31.8%,出口目的地多为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

北青网3月23日报道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在2010年生产的1826.47万辆汽车中,仅有56.62万辆用于出口,占总产量的3.1%。其中轿车共出口17.99万辆,仅占总出口量的31.8%,出口目的地多为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

相对应的,2010年,中国共进口各类汽车81.36万辆,同比增长93.33%。其中从日本和德国分别进口25.48万辆和23.93万辆。此外,进口量排名第三至十位的国家依次为:韩国、美国、英国、墨西哥、斯洛伐克、比利时、奥地利和葡萄牙。

这是中国加入WTO 10年,并成为世界产销第一大国之后的另一份成绩单。

尽管中国车企从简单的商品出口,发展到如今的CKD组装、投资建厂、融资、收购等多种海外拓展模式,但收获的数字,仅仅是3.1%。

而世界其他主要汽车市场呢?德国2010年的出口量为423.54万辆,占产量的76.29%;日本2010年前11个月的出口量达437.08万辆;韩国2010全年的出口量为277.15万辆;印度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的出口量达180.46万辆,同比增长17.90%;巴西2010年出口量为76.57万辆,占产量的21.04%。

●先有中国名车,而后有中国名牌

在过去五六年间,华晨、吉利、长城以及比亚迪等多家国内车企都参加了日内瓦、底特律、洛杉矶等国外车展,并宣布未来销售计划。对此,《纽约时报》记者肯·贝尔森说:中国的汽车从未真正出现在美国经销商的展厅里。在他看来,中国车企的望而却步出于对品牌的信心不足。

贝尔森说:“中国企业可以收购其竞争者并利用其经销商进入美国。最有可能选择这一战略的是去年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吉利需要在营销方面投资数百万美元,并借希望于美国消费者愿意冒险尝试新品牌。”

品牌知名度的获得到底有多难?根据丰田在日本以及在美国的成功经验,名牌可通过名车来获得——1966年11月,花冠车型(KE10型)正式上市,同年12月即实现出口10万辆。1968年4月,该车开始出口美国。1969年,花冠成为日本最为畅销的民用普及型轿车。1974年,花冠成为世界产量第一的汽车。

花冠的成功还提供了另一个经验:名车不一定是豪车,技术含量高、质量有保证、价格低廉同样可以做到。

世界上出口量大的车型大都在其原产国也具备相当的市场优势。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今年1至2月国内销售最好的十款车型中,只有比亚迪F3和一汽夏利两款产品榜上有名;全国月销量达到5000台的车型中,自主品牌多集中在8万元以下价格区间。在自主品牌轿车尚未在国内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前,想让其在国外形成品牌知名度恐怕很难。

●新能源车是机会吗

自主品牌车企在宣传其新能源产品成绩单时,会特别说明出口的数字。据J.D.POWER的调查显示,混合及电动汽车仅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2.2%。如果自主品牌想借宣传新能源技术,扩大海外知名度,可取;想据此向国家表成绩,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想要靠此赚钱,只能说是白日做梦。

●汇率上涨令出口利润下降


除自身问题外,中国汽车出口还面临着客观条件的制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上涨。去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超过3%,汽车企业因此损失了3%的出口利润,以出口经济型轿车和商用车为主的汽车企业受到了不小冲击。

面对利润的损失,国内车企若采取涨价措施,就会削弱出口车型的价格竞争力。据统计,目前国内出口的汽车平均单价为7.68万元,出口目的地多为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对价格极为敏感,加之日本、韩国等车型的售价并不高昂,且已经形成品牌知名度,中国车的优势不再明显。

自主品牌企业如今多爱拿销量说事,互相比较上一年的出口量,顺便吹嘘下一年的海外扩张目标。看似感觉良好,实属自娱自乐。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