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建筑:“保障”之年 “机遇”之年
2011-04-05 15:13:2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小女子
发帖数:13443
回帖数:1878
可用积分数:5913365
注册日期:2008-03-23
最后登陆:2024-11-07
主题:中国建筑:“保障”之年 “机遇”之年

利比亚事件几乎对公司不造成损失

公司在利比亚项目合同规模约170 亿人民币,截止公司撤离前,公司完工量约为合同总额的45%,而公司已收取预付款和工程款足以覆盖撤离带来的各种损失,另外,利比亚合同在公司的总体合同规模中占比非常有限,并不对公司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借此我们也希望作一下说明,目前几家央企在利比亚的项目主要还是以EPC(总包)模式进行,业主都是利比亚政府,并非如媒体报道是从欧美等国家分包,国内企业只负责劳务,而合同款一般都是根据进度按月结算,而工程开工前,业主方一般会支付15%的预付款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跟据项目的进度,预付款会从工程款中抵扣,所以媒体报道国内企业面临数十亿甚至几百亿的损失是不太可能的,目前来看,企业遭受的损失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尚未结算的工程应收款,在按月结算的情况下,这一损失很有限,其次是撤离形成的各项费用,再次就是未完工的合同,各个公司工程项目进度不一,所以影响不一样,但总体来看,对于几大建筑央企来说, 影响均非常有限,甚至几乎没有损失。

公司是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开建的最大受益者

中国政府明确计划在今后5 年内新建3600 万套保障性住房(其中包含了棚户区改造)。具体来看,2011-2012 年每年建设1000 万套住房,2013-2015 年每年建设量在500-600 万套之间。公司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与公司在房建市场的市占率基本一致,是国内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主体,目前公司旗下几个工程局都有参与, 有6 种开发模式,目前国内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什么样的模式最适合中国国情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但是从趋势来看,以大量的廉租房和公租房代替经济适用房可能更为合理,而有实力的建设主体则可以成为其建设主体和经营主体,这对政府来说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对于像公司这样的轻资产公司来说,形成了可持续经营的资产, 是双赢的模式。

"城市综合开发"有望大规模展开


我们在建筑工程行业2011 年度策略中曾分析过,"城市综合运营商"是建筑企业二次转型的一个重要模式,公司目前已经与北京、上海、武汉、新疆、昆明等国内十七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框架协议,这种包含一揽子投资计划的框架协议最终将为公司带来巨量的工程施工合同、BT 项目合同、土地一级开发合同以及可用于二级开发的大量优质低价土地储备,因成片区域的开发,一般涉及投资动辄几十、上百亿,一般城投公司或地方建工企业难有实力独自承担,在银行日益收紧对地方融资平台信贷的背景下,公司这样具有央企背景同时具备强大综合建设实力的企业成为地方政府进行城市开发的首选,公司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加速阶段最受益的企业之一。

土地储备丰富而价格低廉

公司截止2011 年2 月底土地储备5513 万平米,平均楼面地价约为2500 元/平米,其中三分之二为中海地产所有, 三分之一为中建地产拥有,公司2010 年平均销售价格约为11000 元/平米,现有土地储备丰富而价格低廉,未来有望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回报,相较于普通地产企业,公司未来大量的城市综合开发项目有望为中建地产获取大量低成本的土地储备。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