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案例之中信银行 对标交行全覆盖
2011-05-07 17:26:5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案例之中信银行 对标交行全覆盖

  尽管3月才推出iPhone版,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却寄望于iPad版本上抢占先机。

  “5月份中信iPad版移动银行将上线。”中信银行总行零售银行部电子银行部总经理陈树军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

  陈树军特意强调了“移动银行”取而代之此前大多数银行通用的“手机银行”的说法,“中信要打造全方位的移动渠道,而不仅仅限于手机终端。”

 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愿意单独推出iPad版本。有银行人士就认为,iPhone版本可以在iPad上通用,而且,iPad版本获得的附加价值并不会太高,因为毕竟客户群体有限,而在有限的客户里,他们认为,大家都用iPad来玩游戏,转账付费的需求很少。

  但是中信银行的想法却与此迥异:正如智能手机也能使用WAP版本一样,二者介质不同要求后台技术进行相应的转换,影响体验效果;而iPad客户资源目前虽然有限,但同样是主流客户群体,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进入移动银行视野的客户。

  这两种观念背后,实际上是银行不同的移动终端策略。“中信银行的策略是铺设不同的终端,进行差异化的客户服务。”陈树军说。

  交行的客户端就以大而全著称,与其客户种类多非常吻合。显然,中信在移动客户端战略上有意对标交行。

  在家可以用电脑和iPad;出门可以用手机,也可以到银行自助网点;或者打个电话办理。在中信移动银行的构想中,未来的移动银行一定是对客户进行全渠道等多方面的服务。“这些方式都面向不同层次的客户,当然,也面向同一客户不同阶段和不同条件下的选择。”陈树军解释,“最终就是要让客户用手边有的任何一个渠道都可以解决同样的问题。”

  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实现,因为与网银的更新换代不同,手机银行由于终端标准不一,新平台的推出往往耗时费钱费力,如iPhone端的外包研发投入就达到百万元级。不过,在陈树军眼中,这些都是必须的。“平台的转换升级是需要成本的,但是因为市场在不断变化,主流客户的需求也在随之改变,现在移动银行都强调易用性和便捷性,铺设多渠道是首要条件。”

  不过,在技术升级上,中信把高端客户的用户体验放在了第一位。如把iPhone和iPad开发放在Android之前,就正是基于客户细分的考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