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11 |
回帖数:21875 |
可用积分数:9987367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21 |
|
主题:专家建议三方面发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赵忠3月28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2021年第一季度)上表示,应从三方面发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一是抓住农民工群体;二是保持收入稳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借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收入水平。此外,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还需积极应对技术进步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潜在冲击。
对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赵忠表示,抓住农民工群体是关键。帮助农民工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帮助农民工尽快完成市民化;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增加农名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赋予农民工更多就业选择;提高农民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以长远眼光提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质量。
对于保持收入稳定,赵忠表示,要稳定收入和支出预期、降低预防性储蓄从而促进消费,应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目前我国的社会安全网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对收入保障的不完善集中表现在横向不平等,最低收入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大;对支出保障的不完善则主要体现在医疗方面,尤其是大病医疗保险的渗透率问题。
对于提高收入水平,赵忠认为,一个重要渠道是借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论是在收入较高的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还是更广泛地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小微企业主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纯收入均高于非中小微企业主家庭。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改善收入分配,在关注老问题的同时,还需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技术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潜在冲击。”赵忠强调,对于中等收入群体来说,技术变革可能带来就业和收入的不确定性。国家要制定适应技术革新时代的人力资本战略,为中等收入群体稳固收入和顺利转变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保障。
同时,在赵忠看来,老龄人口对于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老龄人口面临着养老和医疗的庞大支出和巨大风险,极有可能从中等收入群体滑入低收入群体。而且,家庭养老压力也将加剧对正处在劳动年龄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对此,应采取系统、积极的应对措施。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