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郑州煤电:传大股东将注入煤炭资源 实现整体上市
2011-06-11 22:00:3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郑州煤电:传大股东将注入煤炭资源 实现整体上市

  郑州煤电(600121):传大股东将注入储量15.09亿 吨煤炭资源,实现整体上市

  业内人士称,短期看资产注入存在明显障碍和不确定性,年内整体上市可能性不大

  有私募人士告诉记者,郑州煤电(600121)大股东将注入15.09亿吨的煤炭资源储量,实现整体上市。

  针对传大股东煤炭资源注入上市公司一事,理财一周报记者致电郑州煤电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听说这一消息。

  不过,东海证券分析师谷三剑告诉记者,“随着公司煤炭产能的不断下降,面临高负债率和后续整合小煤矿所需巨额资金压力,解决办法就是注入煤炭资产和整体上市。”

  谷三剑认为,一种较可能的模式是,集团先期注入剩余权属清晰的直属煤矿资产,未来将收购整合后的小煤矿改扩建培育成熟,再逐步纳入上市公司。

  矿井老化、产能下降、成本上升

  据了解,郑州煤电目前有米村、超化、告成3个在产矿井,均为1998年上市时资产,共计核定产能530万吨。

  东海证券调研显示,由于米村矿(120万吨)开采年限已久,已步入衰退期,公司未来煤炭产量将逐年下降。超化矿(230万吨)是目前公司的主力矿井,也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该矿贡献2010年近80%的净利润。但受到资源条件的限制,该矿未来产量将呈逐步下降的态势。告成矿(130万吨)同样面临资源约束情况,未来产量缺乏增长的空间。

  今年3月15日,公司发布2010年年报称,公司报告期内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7.76亿元,同比增长58.07%;录得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12.99%;基本每股收益0.21 元。2010年,郑州生产原煤489万吨。煤炭部分去年取得营业收入20.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8%,但成本上升速度较快,达到22.87%,因此煤炭分部营业利润率反而有所下降。公司物资流通业务营业收入为67.38亿元,增长幅度达到59.3%。由于公司物资流通业务定位所限,该业务未来毛利率基本稳定,实现利润增长可能性不大。

  2010年全国经济增长较快,也是河南省大力开展小煤矿关停整合的一年。省内因小煤矿的大量关闭停产打破了原来的供需平衡格局,使得河南省煤炭出省数量减少,煤价上涨较快。但公司由于矿井老化、产量下降、成本上升,并未能充分享受到煤价上涨的利好。

  除了煤炭业务,公司还有房地产、物资流通和少量电力业务。房地产业务方面,公司开发的中原杏湾城一期项目定位于集团自建房,主要用于解决内部员工居住需求,定价低,结算对业绩影响不大。预计二期外销比例会扩大,均价也将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结算可能要到2012年。物资流通板块定位于内部服务,具备的只是收入上的意义,2010年上半年该板块收入28.18亿元,占总收入71%,但营业利润率仅1.97%。

  集团煤炭资产或注入

  据了解,公司大股东郑煤集团是河南省省属煤炭集团当中规模居中的一家煤炭企业,其煤炭业务规模接近上市公司郑州煤电4倍。上市公司郑州煤电下辖煤矿基本逐渐进入衰减期,成长性不强。反观母公司郑煤集团,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上三冲四奔五争六”的口号,即“十二五”期间煤炭年产量分别达到3000万吨、4000万吨、5000万吨、6000万吨,争取每年新增100 亿元营业收入。

  郑煤集团负债率逐年上升,集团2010年一季报显示,拥有短期负债15.5亿元,长期负债44.6亿元,资产负债率已达68%。一季度仅利息支出就超过1亿元,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尽管当前银行给予集团巨额授信,但将进一步加大财务压力。

  在资源整合中,集团需要大量资金对整合的小煤矿进行收购和技改扩建,从2009年集团仅18亿元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来看,凭企业自身经营已很难满足投资需求。这就需要通过上市公司平台发挥适当的融资功能。集团煤炭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不仅有助于解决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集团面临的资金压力。

  东北证券(000686)分析师周思立认为,上市公司只有吸收集团资产才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年内郑煤集团整体上市的可能性不大。

  集团整合小煤矿

  在河南省这轮资源整合中,郑煤集团是郑州地区唯一整合主体,负责整合新密矿区、登封矿区、荥巩矿区、新郑矿区和三李矿区。目前整合工作都是由郑煤集团统一出面进行,而未像部分煤炭企业一样同时安排上市公司直接参与。主要是郑煤集团从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综合考虑出发,一方面需要考虑到集团在现有成熟矿井注入后的存续问题,另一方面,小煤矿整合涉及环节较多,目前由集团公司出面协调易于推进。

  2010年郑煤集团成立了嵩阳煤业和郑新煤业两家分公司,专门从事相关的整合工作。其中嵩阳煤业计划整合67对矿井,郑新煤业计划整合100对矿井。此外,集团下属二七分公司计划整合28对矿井。截至2010年9月底,嵩阳煤业已整合矿井43对、产能711万吨;郑新煤业整合矿井86对、产能1326万吨,二七公司整合矿井10对、产能580万吨。经过2010年的第一轮整合后,郑煤集团合计已整合矿井139座,产能2617万吨。

  根据集团发展规划,力争未来三年煤炭产量突破3000万吨,五年突破5000万吨。销售收入每年增加100亿元,2010年集团销售收入203亿元,2011年达到300亿元,2012年达到400亿元,“十二五”期末争取突破600亿元。

  择机重启资产注入是必然

  据了解,郑州煤电曾于2008年出资2.55亿元与中国煤化集团合资设立中原煤化公司。中原煤化创立之初,郑煤集团选择旗下盈利能力最好的赵家寨矿和白坪矿参与项目,但是随着该项目搁浅,赵家寨矿股权仍归属于中原煤化,尚未清算。赵家寨矿在郑煤集团内部是盈利能力最突出的主力矿,股权方面的纠结直接导致郑煤集团短期内无法把经营性资产注入上市公司。2010年4月1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河南省政府省长办公会通过决议,公司决定终止与中国煤化集团合资的中原煤化项目,郑煤集团解散与协鑫集团(即中国煤化集团)在漯河市注册的中原煤化、赵家寨化工、白坪物流三家合资公司。

  谷三剑认为,重启资产注入来解决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与集团资金瓶颈是必然的,这样才能解决高负债率和后续整合小煤矿所需巨额资金压力。但具体如何注入资产,他认为有一种较可能的模式是,集团先期注入剩余权属清晰的直属煤矿资产,未来将收购整合后的小煤矿改扩建培育成熟,再逐步纳入上市公司。有着同样观点的华泰证券(601688)研究员程鹏认为,小煤矿技改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集团面临较大财务压力,认为集团将择机重启资产注入,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资金瓶颈。

  周思立认为,郑州煤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后续资源不足,几个在产矿都逐渐步入枯竭期。公司未来的投资机会有三点:第一,公司出产的贫瘦煤价格相对弹性较大,煤炭价格上涨期间公司每股盈利增幅较为明显;第二,郑煤集团注入经营性资产;第三,郑煤集团与义煤集团合并,郑州煤电与大有能源(600403)进行吸收合并。短期来看,后两点均存在明显障碍和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郑州煤电全资子公司参股的方正证券近日过会。6月1日,郑州煤电全资子公司——郑州煤电物资供销有限公司(下称:供销公司)接到其所参股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方正证券,供销公司持有其79963520股股份,占其总股本的1.738%)函告:经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有关会议审核,方正证券首发申请已获得通过,将在接到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的6个月内,完成首次发行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