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伊利举报人张三林确有其人 称将主动面对媒体
2011-06-16 08:58:0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伊利举报人张三林确有其人 称将主动面对媒体

 尽管伊利股份(600887)日前对“万言举报信”的内容进行全盘否认,但本报记者通过调查后发现,举报人“张三林”确有其人,且张三林通过中间人表示会“在适当的时候主动面对媒体”。另一方面,昨日复牌的伊利股份跌0.49%,但成交量却高达19.26亿元,换手率高出往日平均值数倍,达到7.66%。

  举报人或近期露面

  在张三林以“实名”方式举报伊利股份及董事长潘刚后,有媒体曝出该公司在接受其采访时表示:“张三林并非该公司员工。”但本报记者通过查询却发现,张三林并非如伊利所言是“查无此人”,而且还是伊利股份前任董事长郑俊怀的助理。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与张三林颇为熟悉的一个中间人。“这几天张三林的压力很大,事情发生的前两天,根本联系不上他”,该中间人表示,“后来联系上他了,他说自己不愿意露面,是因为还没有想好如何面对媒体,如果自己相通了,会主动出来跟媒体见面的”。

  此外,本报记者亦从多篇媒体报道中查找到了“张三林”:在《中国企业家》2010年一篇名为《郑俊怀: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的报道中,多次出现“郑俊怀出事前的董事长助理张三林”的表述,新华网2004年7月9日一篇题为《百姓看戏市场买单内蒙古拍卖文化节冠名权》的报道最后一段中,也出现了“以530万元竞得文化节开幕式晚会冠名权的伊利集团代表、董事长助理张三林对记者说:‘伊利投巨资竞买文化节开幕式的冠名权,不仅仅是为回报家乡父老多年来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看中了其中的商机,文化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是一个做广告的重要载体’”一段文字。上述媒体报道均表明“张三林”此人至少从身份上而言并非虚构。

  券商依旧大肆“唱多”

  另一方面,在伊利股份尚未拿出证明举报信内容失实的情况下,本报记者继续对该举报信的内容进行核实。上述举报信中表示:“潘刚及其亲属采取虚报注册资本手段于2002年5月8日非法设立内蒙古信禾广告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公司股东为其老师的儿子赵健、其弟媳田雪琴(当时是伊利奶粉事业部开票员)和邵兴贵。在公司注册后不到一个月,就承揽潘刚担任总经理的液体奶事业部的广告业务,到2003年底的两年多时间里,内蒙古信禾广告有限公司先后以广告费、咨询费的名义从伊利集团获取资金高达2000多万元。”通过查实,本报记者目前仅能证明该公司的“名称”、“注册时间”、“注册资本”、“法人代表姓名”等均和实际情况一致。

  此外,该举报信中称:“2000年8月30日潘刚的妻子杨文俊(中学教员)、其弟弟潘健的妻子田雪琴与其妹夫闫秀明出资设立内蒙古利兴商贸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住所在呼和浩特金川开发区”,其中的公司“名称”、“注册时间”、“注册资本”、“法人代表姓名”等亦和实际情况一致,但其他信息尚未获得证实。

  而至于张三林举报信中“潘刚他们为了尽快摘掉”ST“的帽子,使自己的股票早日高价套现,在2009年前3季度的财务报告中仅是液体奶的销售收入就多虚报了20多个亿”一事,本报记者在查询伊利股份2008年和2009年所有财务报告后,均未获得能证明该举报内容属实的证据。

  值得一提的是,继国泰君安后,昨日继续有券商研究机构出研报力挺伊利股份。如申银万国表示:“此次举报信事件对伊利来说仅是扰动因素,无碍公司中长期发展。我们姑且不论举报信中诸多可疑之处,单看这件事本身的性质也和公司此前的”三聚氰胺“事件截然不同……换个角度,此次举报信事件,加上公司近期筹划增发或是伊利净利率提升的拐点……”。银河证券在6月15日名为《伊利股份——中报有望实现高增长估值显现优势》的研报中,不仅对上述“举报信”事件只字未提,而且还给出了“推荐”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