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三一重工昨大非解禁额逾144亿
2008-06-18 20:39:0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新手来了
发帖数:10307
回帖数:1341
可用积分数:180790
注册日期:2008-03-12
最后登陆:2010-11-14
主题:三一重工昨大非解禁额逾144亿

昨日,A股市场迎来了首只股改后全流通股——三一重工(600031),公司与金牛能源(000937)、紫江企业(600210)同为第一批股改试点股,昨日51812.82万股“大非”上市流通,成为A股市场首家存量股票全流通的公司。按前日收盘价27.88元计算,解禁资金高达144.45亿元。

  三一重工去年8月非公开发行的3200万股股票将于今年8月18日解禁,因此,目前三一重工实际流通股占总股本的96.77%。

  大股东连续三季度抛售

  相关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大股东三一集团已连续三个季度在二级市场上抛售所持三一重工股份,累计抛售数达到1327.51万股。

  3年前的昨天,三一重工率先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而在股改启动之时,证监会便为存量股份在股改后的流通制定了“锁一爬二”的政策,即股改1年后上市公司限售流通股可出售5%,2年后可出售10%,3年后即可全流通。

  在昨日解禁的大非中,三一集团所持股份高达6.0241亿股,占总股本的60.73%,如今三一重工股价比去年第三季度已下跌40%左右。根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目前该公司的动态市盈率不足12倍。

  日前,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明确表示:“三一没有任何理由减持。”

  三一重工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赵想章也表示,大股东短期内减持股份的可能性不大。他透露,这次解禁股票是大股东在股改后增持的部分,之前所持有的股票并不涉及变动。

  渤海投资研究所秦洪表示:“控股股东并不愿意减持,并不愿意通过减持而使得控股权旁落。所以,减持的压力相对有限。”

  他认为,从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走势来看,控股股东为代表的产业投资者是否减持关键要看公司的业绩成长性与股价的过分高估等两因素。“对于三一重工这样的优质股来说,由于他们所背靠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依然乐观,他们的主营业务成长前景也依然乐观。另一方面,其目前的股价也并不高企,因此不会引发产业资本的抛售。”

  套现压力众说不一

  昨日,西南证券研究员张刚也表示,三一重工涉及限售股解禁的股东只有1家,其套现压力或许不大。有数据显示,就股改形成的大小非而言,沪市公司整体减持数量相当有限,每月减持股份总量占交易总量的比例算术平均值仅为0.44%。深市上市公司的大小非减持数量同样有限,截至4月,其平均每月减持股份总量占交易总量的比例为0.538%。在减持金额方面,大非减持股份金额远小于小非减持股份金额。

  但也有分析指出,只要不低于50%,三一集团仍将对三一重工保持绝对控股权,所以在不丧失控股权的背景下,三一集团可减持的股份数量也达到了1.0542亿股,这仍可能构成二级市场的下行压力。

  昨日,三一重工停牌一天,其“大非”解禁以后的“二级市场效应”尚难盖棺论定。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