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53 |
回帖数:21877 |
可用积分数:9990014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9-12 |
|
主题: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探讨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投资理财的兴起,以及银行结构转型的内在要求,国内银行理财业务风生水起。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然而强劲的发展势头下,同样潜伏着诸多风险和问题。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何去何从,发展的优势有哪些,发展的方向在哪里,如何理性看待发展中的问题和解决之道。针对于此,为促进国内银行理财业内同行的沟通及推动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本期《银行家》特邀国内理财业内多位资深专家参加本次月度论坛,以飨读者。(按嘉宾发言顺序编排,其观点仅代表本人,与所在单位无关。)
伍旭川:2011年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新观察
根据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的统计数据,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由于国家对信贷管制更趋收紧,银行理财产品销量增长迅速。二是短期和中期的理财产品销售占了很大的比重,期限在三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销量占到60%,三个月到六个月的理财产品销量也有所上升,六个月至一年期的理财产品销量有下降趋势。三是国有商业银行在理财市场拓展提速明显,股份制银行同样发展迅速。四是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主要与利率期限结构相关,并且理财产品以组合类投资产品为主导。
从各机构的统计数据来看,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可谓参差不齐,其中以工商银行的银行理财业务在个人业务中占比达到60%为最高,招商银行占到40%,而其他股份制银行业务这个比例只是5%左右,与外资银行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国的银行个人业务利润在总利润中一直维持在35%~40%的水平,而花旗银行更是达到70%。
银行理财业务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同质化严重,客户服务更不上,市场细分不到位,人才更是短缺严重,基础仍然非常薄弱。我国的金融发展,深度可能够了,但是宽度还远远不够。在理财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从中央银行的角度看,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将银行理财市场融资涵盖其中,银行理财对未来货币政策必将产生深远影响,货币政策不能不考虑银行理财产品这个大市场。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财业务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金融市场的结构,也使我们需要对市场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