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发帖数:74822 |
回帖数:5844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主题:传6类银行理财产品可能停售 债券类产品可替代
2011年07月19日03:33 六月底银行揽储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银监会叫停六类银行理财产品的传言又在业内传得沸沸扬扬,理由是这六类理财产品可能存在违规行为。不过,记者昨天调查了解到,目前银监会还未正式发文,业内人士认为,叫停的可能性不大,但今后银行发行这六类理财产品可能会受到限制。对于市民而言,即使买不到这六类产品,也还有债券类产品可买,它们的收益率也不低,半年期的收益率目前在5%左右。
触犯银监会“天规” 6类理财将被叫停
继前段时间传出银监会在内部会议上决定叫停融资类资产进入银行理财资产池之后,昨天,又有媒体透露,银监会即将对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中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治理,其中,银监会提及的六种“违规”模式包括:理财资金池中涉及委托贷款、信托转让、信贷资产转让、监管套利的票据及高息揽存、银银合作等。南京某银行理财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叫停这六类银行理财产品的传言已经很久了,但目前还没有收到正式文件。之前,银监会已经通过窗口指导对银行吹风,要求银行规范这几类理财产品的发售。
这六类理财产品因何触犯了银监会的“天规”要被处以极刑?对此,这位人士解释说,由于今年银行信贷额度受限,不少银行都通过发行理财产品来绕过信贷额度限制,致使上半年社会融资总量大大超过银行信贷总量,影响了紧缩政策的效果。比如,银行之间相互买卖承兑汇票等商业票据,本来是一种正常的短期融资行为,但是不少银行通过这种手段将表内资产转移到表外,逃避信贷规模控制。还有不少银行将同业存款包装成理财产品,因为银行之间的同业存款利率不受央行控制,可以协商,因此银行借此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将募集的资金存入其他银行,这其实就是变相的“高息揽储”。
银行仍在销售但期限变短 债券类产品可替代
既然这六类银行理财产品违规,那么投资者该如何应对,还有哪些产品可买?昨天,记者调查了几家银行,发现这几类产品都还在销售,只是产品期限明显变短,大多是1至7天的短期产品。某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完全叫停这几类产品恐怕不太可能,因为这些本来就是银行正常业务,只是银行在当前宏观调控政策下过度利用了这些业务,导致出现与管理层意图相背的负面效应。今后,监管层更有可能是限制这类产品的发售,比如通过控制银行资本金的杠杆率,让银行不能将一分钱当成一毛钱来花,来限制银行的经营行为,借此控制银行的风险。
“识别这类产品方法其实很简单”,他告诉记者,投资者买理财产品时,只要看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就知道是不是这六类产品。目前,银监会没有正式发文叫停,市民仍可正常购买。即使今后完全叫停,市民也不用担心无理财产品可买,目前银行还有债券类理财产品,主要是投向银行间市场的,并不在叫停之列,目前这类一个月期限的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半年期产品的收益率在5%左右,都还是比较高的,投资者不妨购买。 陈春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