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东风哈飞合作告吹传言仅是谈判中的烟雾弹
2008-06-21 13:10:3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明天涨停
发帖数:20129
回帖数:1193
可用积分数:98351
注册日期:2008-03-23
最后登陆:2010-12-27
主题:东风哈飞合作告吹传言仅是谈判中的烟雾弹

近日,关于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合并为中航工业集团后,东风哈飞合作告吹的消息传出。有报道甚至认为中航工业集团将成立相关部门,自己重新哈飞和东风等汽车业务。报道之后,已公布数月的东风哈飞中航科工三方合作计划在公众间产生问号。

  
   实际上,这种担心并无必要,这本是正常不过的谈判手段,在谈判遇到某些关键障碍无法轻易逾越事,有时想到利用舆论施压对手,东风和中航二集团的谈判可能就面临这个问题。

  
   试想一下,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合并早在几个月钱便是公开秘密,合并酝酿之初便已考虑好今后汽车业务如何处理的问题,并不是等到差不多挂牌才考虑这个问题,所以此时放初烟雾弹动机明显。还有,国家要求两个集团合并重组时便已明确:主业是军民航空产业,剥离其他相关度不密切的辅业,汽车便是剥离对象。还有一个原因,无论是一航和二航,汽车业务都亏损严重,二航旗下中航科工屡受香港分析师批评,原因就是其除东安动力外的汽车业务糟糕,拖累整体业绩。每次昌河股份公布业绩,香港投行便调低中航科工评级,胁迫其剥离汽车业务。

  
   这几方面的原因让中航科工剥离汽车业务的决心相当坚决,所以并不存在撤销与东风合作的主观意愿。

  
   在中航科工与东风合作这个事情上,得到了国资委和原国防科工委的支持,虽然国防科工委已然不复存在,但新中航仍直属国资委管理,仍然要听国资委调配,试想国资委会让新中航再去成立一个做汽车的企业,而不交给东风吗?很显然,在鼓励重组整合的今天,这个可能性很小。

  
   话说回来,东风和中航科工的合作确实复杂了很多,因为已变成和新中航的合作,也就是说,新中航希望东风不仅把哈飞拿走,而且把昌河和其他零部件业务也拿走,而这些恰恰是包袱,是东风不愿意接手的资产。

  
   在此情况下,谈判进程放缓,困难度大幅提升。看到东风面露难色,中航人士想到了稍稍放风吓唬东风,东风显然不想看到哈飞单独与PSA合资,也不想失去大幅提升业务规模的机会,因此谈判不会失败,合作还将继续。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08-06-23 16:44:4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明天涨停
发帖数:20129
回帖数:1193
可用积分数:98351
注册日期:2008-03-23
最后登陆:2010-12-27
东风汽车收购哈飞注定就是一波三折之事。两者继原计划于今年4月19日北京车展上的签字仪式取消后,最近又碰上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一航)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二航)重组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的事件,中航本身又想做大汽车业务,东风收购中航集团旗下的哈飞汽车遭遇新的变故。

   业内人士称东风哈飞重组仍存在比较大的变数

   汽车是中航未来重要业务

   随着哈飞汽车第一大股东二航与一航重组为新的中航公司,二航旗下汽车业务可能直接置于新集团之下,新公司预计7月挂牌成立。中航旗下的汽车业务上市公司ST昌河(600372.SH)1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航科工拟对公司进行相关的资产重组,从即日起开始停牌。昌河汽车董事长李耀上周也公开表示,公司不会被收购,并将继续做大精品小排量车。这也表明,昌河大股东还将继续做大汽车业务。

   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出任新中航公司筹备组组长,他曾在一航的时候就公开提出"五化万亿"目标,从2008年开始,力争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到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集团完全可以把它做得更好。"他说。中国一航副总经理耿汝光也曾表示,一航集团公司提出"五化万亿"战略目标,非航空民用品产业能否有跨越式大发展尤为重要。

   分析人士表示,即使包括今年5月成立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单靠飞机资产要在10年后达到销售收入1万亿元难度很大,中航旗下的汽车资产哈飞和昌河汽车将是未来的有力保障。

   据消息人士透露,东风中航科工是在国资委的主导下商讨与哈飞合作一事,中航未必愿意将汽车业务剥离出去,而哈飞和东风的合作协议并不是哈飞和东风签的,哈飞也是3个月以后才知道签约一事。

   东风收购哈飞一波三折

   按照此前的方案"东风哈飞"将成立三方合资公司,东风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对半出资,哈飞和东安动力则共同持股50%,哈飞原有的哈尔滨和深圳生产基地全部划归新公司所有。

   中航剥离出汽车业务给东风符合国家的精神,也使东风的势力范围延伸至东北,并使东风增加30万辆左右(尤其是微车)的销量,在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中可以"保三争二",甚至还可以和上汽争夺第一的位置;第二还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发动机(东安动力),排量从0.8至2.4升,几乎是全系列的,技术源自日本三菱,哈飞A00级的车型足以填补东风产品系列空白。

   但东风收购哈飞之路却走得并不平坦,先是PSA搅局,坊间盛传的中航二集团加速剥离汽车资产也因一航、二航合并而变得迷局重重。东风汽车一位内部人士就向本报透露,"今年4月19日原计划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约,但临时变卦,最终就变成了东风汽车集团在北京车展的新闻发布会,表明东风收购哈飞汽车的变数太多。"

   东风汽车宣传处处长张方晶上周向本报表示,公司已经得知一航和二航合并的事情,但对东风收购哈飞不作评论。"该说的已经说了。"他说,"将来有什么信息,也会及时披露。"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