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599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085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6-26 |
|
主题:中交集团开启改革发展3.0新阶段
“国之重器”再上新。日前,由中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最大直径盾构机“运河号”成功始发,标志着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全面进入盾构掘进阶段。该工程设备便来自这家“超级建设者”——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40年来,在我国交通建设的辉煌历史上,中交集团是当之无愧的开创者。改革是推动企业高速发展的原动力。“中交集团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强。”中交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孙子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四五”中交集团开启改革发展3.0版新阶段,集团将锚定改革目标,打造“科技型、管理型和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
强主业 优化国资布局
“改革”是中交集团的天然基因。
2005年,中交集团由原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与原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成立。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中交集团即实现H股整体上市,成为内地第一家实现整体上市的特大型国有基建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中交集团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由‘工’到‘商’的升维转型。”孙子宇表示,目前,中交集团是唯一一家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和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于一身的中央企业,已成为世界第一的疏浚企业、全球最大的港口设计及建设企业、亚洲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内地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商。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中交集团做强做优做大再次注入了强劲动力。
孙子宇表示,对内,中交集团明确了“三重两大两优”的新产业布局,主责主业不断向重点项目、重要区域和重大市场集中,向大交通、大城市集中,向优先海外、优先江河湖海方向发展。同时,着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建设海陆空轨、信息、金融等全产业体系。对外,中交集团持续深化“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全方位展示公司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综合优势,业务网络已遍布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走出去”的市场领头羊和“一带一路”的重要建设者。
一系列大动作令中交集团迎来迅猛发展。数据显示,到“十三五”末,中交集团资产总量和业务规模均跨入“万亿俱乐部”,世界500强排名由2012年的216位跃升至2020年的61位。2021年上半年,集团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和利润额三大指标比前三年同期最高值(2020年除外)增长均在40%以上;“一带一路”项目三大指标增长也在40%以上。
促改革 激发内生活力
作为建筑央企中唯一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中交集团资本运营风生水起。
“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在各项改革中都应该走在前列,要通过做强投资、做大工程、做实资产、做优资本,不断放大价值量,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在孙子宇看来,要增强对资本运作、收益和安全等关键环节的管控,追求价值一体化。
不断提升承包类现汇项目比重,做大国有资本的底盘,保持发展规模和现金流稳定,并对资产进行分类管理,提高优效、有效资产,剥离无效、低效和负资产。更为重要的是,要抓住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机遇,实施资本运作,促进国有资本流动。目前集团已成立“中交资本”,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放大资本效益。
与此同时,中交集团子企业混改正如火如荼。
“集团对所出资企业混改充分考虑所出资企业优势和短板,全面考察战略投资者,探索建立了‘8+X’评估模型,通过‘一企一策’对混改企业及战略投资者进行打分评估,选择最优战略投资者。”孙子宇表示,“8”是指所出资企业自身因素以及战略投资者的能力优势两方面,以及战略投资者的市场因素、技术能力、人才结构、供应渠道、品牌度和治理机制六个方面。“X”,是指变量因素,即充分考虑海外“一带一路”风险影响,考虑融入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的增长极等。
目前,中交集团通过在绿城中国、葡萄牙莫塔公司、振华重工、中国城乡等公司积极推进混改,试点企业治理能力和发展质量正稳步提升。
如中国城乡是中交集团第四批混改试点公司。2020年,中国城乡通过“实际持股+表决权委托+董监高改选+公司章程、财务制度修改”的方式,成为碧水源单一表决权大股东,实现财务并表。碧水源因建设、投资和运行等综合原因出现亏损,通过派驻董事、监事和经营高管行使出资人权利,表达治亏管理诉求、强化授权放权,持续提升运行决策效率;并通过融合民企、地方国企和央企三股力量,不断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发挥国企创新力,形成持久的混改动力。目前,已实现亏损户同比减少21户,亏损面34.15%,同比降低13.57个百分点,“混改”成效初显。
此外,中交集团打破“高水平大锅饭”,积极推进“三能”改革。如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实现新入职员工竞聘上岗;初步构建了“1+N”中长期激励制度体系;集团所属企业任期制契约化协议签订率达到90%以上。一系列措施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
谋突破 争创世界一流
翻开中交集团的“成绩单”,“世界之最”“全国第一”不胜枚举:从“中国跨度”的港珠澳大桥,到“中国长度”的京新高速再到“中国高度”的北盘江大桥……一张张金字名片彰显着中交集团的雄厚实力。
“中交集团是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试点实施方案已正式获批,担负了一系列重大专项任务研发和前沿课题攻关。”孙子宇表示,集团将以试点为引领,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据介绍,中交集团加快水环境、水下隧道、长大隧道掘进装备、自动驾驶等方向的行业和集团创新平台建设,建设了西非和南亚两个海外研发中心;确立了长大桥隧、疏浚技术与装备等集团优势技术领域,打造一批原创技术策源地;围绕现代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疏浚吹填、港口机械设备制造、隧道掘进机械设备制造四大产业链,开展现代产业链链长打造行动。
此外,集团深入实施“数智中交”战略,推动信息化穿透工程,明确数智化发展“145”总体蓝图,制定“一云、一网、三中心、三体系”的基础设施及网络安全建设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科技创新,中交在疏浚行业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了显著突破。“‘天鲸号’和‘天鲲号’的横空出世,标志着我国的挖泥船建造技术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中交疏浚副总裁刘树东表示,民族疏浚产业成功实现了“从弱到强”的华丽蜕变。
“依托自身科技创新优势,中交集团已初步构建了科技创新大格局,形成了科技创新大智库、大绝技、大装备、大兵团。”孙子宇表示,未来,中交集团将按照党中央关于“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及“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抓深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以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夯实党的领导、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对接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新型城镇化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大力推动“数智化”,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