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银行理财子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有望提速
2021-10-18 08:40:5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244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8
主题:银行理财子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有望提速

从多位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处获悉,近期监管部门召集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要求逐步压降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规模及占比。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监管要求意在督促部分公司对现金管理类产品进行整改。由于此类产品规模大、客户基数大、资产配置复杂,整改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为缓解整改压力,部分公司有增资扩股的想法。

  督促整改

  某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人士透露,今年三季度,部分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几乎没有变化,整改力度较弱,而按照规定此类产品今年5月底应当开始整改。

  今年5月27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过渡期为《通知》施行之日起至2022年底。过渡期内,新发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应当符合《通知》规定;对于不符合《通知》规定的存量产品,商业银行及理财公司应当按照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和《通知》要求实施整改。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此类产品规模较大,存在不小整改压力。

  上述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人士表示,该公司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占比在20%左右,整改压力较小,而国有大行占比多在30%以上,整改压力较大。由于此类产品规模上限和资本实力相关,目前部分公司有增资扩股的想法。

  面临挑战

  整改的背后,涉及经营业绩、资产配置、资本工具定价等方面。

  某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坦言,整改的主要困难在于平衡监管要求和经营业绩。由于现金管理类产品客户接受度较高,规模较大,一旦快速压降,部分客户可能转向货币基金、“固收+”基金等产品,对公司的管理规模和管理费收入都将造成影响。

  资产配置也面临难题。华西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樊信江表示,按照《通知》,每只现金管理类产品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120天。而《通知》发布前,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主要通过购入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并配合信用下沉与拉长久期的投资策略提升整体收益率,久期加权值在1年至1.5年左右,远高于《通知》要求,理财产品的久期调整压力较大。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压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金融机构对存量不合规资产(主要是信用债)的抛售,或者削减合格资产配置力度。此外,此类产品可能造成银行资本工具定价上扬,主要体现在对于永续债等存量银行资本补充债券处置,以及二级资本债的期限认定与新增配置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部分银行采取措施

  业内人士指出,整体来看,《通知》发布后,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已有所回落,整改正在有序进行,将在2022年之前完成整改。

  从此类产品披露的定期报告前十大资产持仓情况来看,部分产品管理人已在主动进行调整,存量产品的投资资产正逐渐向《通知》要求靠拢。

  樊信江表示,部分银行已开始实施调整措施:一是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赎回到账时间由“T+0”改为“T+1”,并对估值方法进行调整。二是陆续推出流动性相对较高的“类现金理财”产品作为替代。

  以兴业银行为例,6月3日至8月3日期间,该行新推出5款短债类理财,工作日均可赎回“T+1”到账,流动性较高并且整体年化收益率均可达到4.5%以上;另推出2款28天定开型产品,合计规模超过100亿元。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