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贵州省地热能产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
2021-12-15 14:16:1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21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6
主题:《贵州省地热能产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

近日,省能源局印发《贵州省地热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到“十四五”末,全省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将累计达到2500万平方米。产业竞争力、影响力、渗透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产业增加值突破80亿元,形成完整的地热能上、中、下游产业链体系和适合省情的管理制度及激励政策措施。

  《规划》指出,贵州地热能资源丰富、储量大、分布广,但勘查与开发利用程度低,开发潜力巨大。“十三五”时期,随着全省对供暖(制冷)需求的增加,浅层地热能产业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得到了较快速的发展,开发利用主体不断增多,逐步形成了“铜仁模式”“遵义模式”等不同理念的本土发展方式,为贵州岩溶山区开发利用地热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规划》结合贵州省“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围绕“四化”创新性地提出打造“一区”(铜仁引领发展区)、“两核”(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遵义都市圈核心发展区)、“两带”(毕水兴发展带、凯里都匀发展带)、“多极”(县域城镇发展极)地热能产业发展布局,并对每个布局区块的工作重点及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划》根据产业发展目标、布局,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科学高效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格局、构建切实可行的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体系、构建地热能开发利用省内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构建地热能产业发展的资源供给保障体系”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同时,《规划》还结合省内外地热能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对地热能产业发展的投资规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测算。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等法律标准,分析了对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扬尘、固体废渣、废水以及环境等污染,采取的防治措施。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