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大牛股 |
| 发帖数:112696 |
| 回帖数:21881 |
| 可用积分数:99915695 |
| 注册日期:2008-02-23 |
| 最后登陆:2025-11-11 |
|
主题: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出炉
2月21日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的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有序发展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支付、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审慎有序探索养老服务领域资产证券化,支持保险资金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投资力度。
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即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扩大,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更加健全,为老服务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要素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社会环境更加适老宜居;并明确了养老服务床位总量到2025年达到900万张以上等9个主要指标,推动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格局初步形成,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规划》部署了9方面具体工作任务,包括织牢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网、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践行积极老龄观、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增强发展要素支撑体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同时,《规划》设置了公办养老机构提升行动、医养结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智慧助老行动、人才队伍建设行动等专栏,推动重大战略部署落实落地落细。
鼓励发展产业集群
在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方面,《规划》提出,鼓励发展产业集群。规划布局一批银发经济重点发展区域。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的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支持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庆在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推进国际性、跨区域合作。
《规划》强调,有序发展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商业养老保险和适合老年人的健康保险,引导全社会树立全生命周期的保险理念。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加快研究开发适合居家护理、社区护理、机构护理等多样化护理需求的产品。研究建立寿险赔付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机制,支持被保险人在失能时提前获得保险金给付,用于护理费用支出。支持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发展。积极推进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支付、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研究完善金融等配套政策支持。加强涉老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严禁金融机构误导老年人开展风险投资。
此外,在增强发展要素支撑体系方面,《规划》要求,拓宽金融支持养老服务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满足养老服务机构合理融资需求。鼓励探索以应收账款、动产、知识产权、股权等抵质押贷款,满足养老服务机构多样化融资需求。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审慎有序探索养老服务领域资产证券化,支持保险资金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支持保险机构开发相关责任险及机构运营相关保险。
资本市场料迎“长钱”
多位专家认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将为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服务业带来深远影响,也有望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长线资金。
西南证券分析师叶凡表示,老龄化对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金融服务业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对于银行业来说,老龄化会带来储蓄和消费结构变化,给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带来巨大发展机会,个人理财方式将趋于多元化;对于保险业来说,商业养老保险有较大发展机会,需要加大养老保险产品的创新力度,增加产品的供给;对于信托业来说,养老信托能更好满足投资人实现多元化养老的目标需求;对于证券业而言,老龄化带来投资偏好的改变,养老金制度的变革,有望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长线资金。
对于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专家认为,当下,我国第三支柱总体规模仍较小,但2021年以来,相关部门频频释放信号提及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未来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有较大发展空间。开源证券分析师高超预计,随着我国养老体系不断完善,以账户制为主体、税收优惠为激励的第三支柱养老体系政策有望加速出台,养老保险市场规模将有可观增长空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