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541 |
回帖数:21868 |
可用积分数:99824075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4-30 |
|
主题: 电信重组争论未定 各方暗中发力
一手防动荡,一手做准备,“局中人”都希望漫长的等待能有个结果 现在,电信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让整个行业草木皆兵。 一直处于电信股重组中心的主角——中国联通再次陷入风暴中心,一则联通可能计划融资600亿元至1200亿元的消息传开后,股民和部分机构投资者纷纷撤离,投资者普遍的理解是,联通增发新股将主要用于收购中国网通资产,联通当天对传言的矢口否认也没有止住当日的跌势。 否认增发的说明却在第二天见效,截止到2月27日午盘,中国联通延续上升通道缓慢攀升,涨3.1%;其中,可能扮演接收中国联通CDMA网的中国电信则缓升2.83%。 一面需要防止外部消息的流传会造成市场的剧烈震荡;一面在抓紧内部结构改造、业务转移和人员培训,这是几家大型运营商必须兼顾的两项工作。 2月26日,中国电信发布公告,公司内部做出决议:集团及省两级法人整合为一级法人体系,吸收合并上海、广东,江苏电信有限公司等20家全资子公司的决议案正式通过。中国电信旗下北方电信有限责任公司将变更为中国电信直属的北方电信事业部。 而据中国电信内部人士透露,在中国电信的移动业务准备方面,内部已经成立移动事业部,要在移动业务运作上对内部人员进行培训;在技术上,各省市电信部分也已经展开对CDMA的机房建设、基站运营、营销方式的大规模摸底。 在漩涡中重生 调整不仅于此。中国电信后台的改组将和前台的改组相结合。继调整互联网及增值事业部、政企客户部后,中国电信还在准备改组市场部,这被认为是中国电信准备重组前赋予前端部门更高职权、集中各省市公司权力以便让管理信息更好上传下达的一个阶段标志。 中国电信一直是重组传闻中的重要角色。不少投行和咨询机构预测,在这场均衡现有移动运营市场的重组中,如果把移动业务与中国电信的原有固网联合捆绑,将让这个传统固网市场的龙头公司如虎添翼。 从中国电信2002年被南北拆分之后,真正的平静日子只有一年。2004年至今,相继有四合二、六合三、新版六合三方案浮出水面。按照重组初衷,无论采用哪种重组方案,现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移动运营商的双寡头垄断竞争态势都将被打破。 到了2008年1月,真正深入人心的重组版本却是:中国联通的CDMA网与GSM网将被拆分,前者并入中国电信,后者并入中国网通;铁通并入中国移动。 业界普遍的看法是,电信重组的最优方案是先发放全业务牌照,实施业务整合,再进行重组,这也是管理层认可的进程方案,“但如果要加快国企改革进度,特别是完成电信类港股回归A股,也存在人事变动、全业务牌照发放、公司重组在‘两会’后随时宣布的可能,而实质性的公司重组及融合应该在奥运会后才会真正启动。”国金证券(爱股,行情,资讯)电信行业分析师陈运红预测,“重组的进程将至少持续180天以上。” 当然,呼声震天的电信重组,也不是没有可能在决策层惯常的缄默下再次归于沉寂。 在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杨培芳看来,不管是回归垄断,还是充分市场自由竞争,都不符合电信业的行业特点,不利于电信业长远发展。中国电信业应该走适度竞争、有效竞争之路,重组必须建立起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实现企业之间的公平和有效竞争。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更能代表电信业智囊机构的心声:“在目前我国电信业存在客观垄断的情况下,要想真正降低手机资费标准,必须在机制上进行变革,为固网运营商增发移动运营牌照,同时尽快对电信业实行新一轮的重组。” 垄断历史的重演 “重组是肯定的。”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按照规律,相互连接的网络世界里参与互联的个体实力相差越悬殊,越不利于整体效益的发挥。 5年,电信业又要上演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轮回。 打破垄断是近15年来中国电信业改革的主导思路。到上个世纪末,被削弱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小网通、卫通、吉通,在政府的大刀阔斧下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电信竞争格局。 但各方力量仍然极度悬殊。2000年,在移动业务刚刚萌芽的关头,中国移动正式成立和2001年的铁通成立成为打破垄断的催化剂。2002年5月16日,中国电信一分为二,老中国电信北方10省(区、市)的电信公司和小网通、吉通公司三方融合成立中国网通集团,中国电信南方和西部21省(区、市)重组成立新中国电信,结束了老中国电信垄断行业的僵局。 几次瘦身下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四大综合电信商正式定局。理论上,2002年中国电信的南北拆分,应该让打破中国电信垄断的意图凸显成效。 不过,实际结果有时却和期待相反。2007年,中国移动占据市场绝对垄断地位。中国移动占电信业新增收入市场份额已超过90%,新增利润份额超过140%。中国移动已经逼近绝对市场垄断。相比之下,两家固网运营商相形见绌,2007年中国电信前三季的经营收入为1312亿元,净利润172亿元,比上年同期仅增长2.8%;净增用户只有557万户。中国网通截至2007年12月,本地电话用户数较上年同期大幅流失411.4万户。电信业力量失衡的鸿沟呈不断扩大加速态势。 中国网通副总经理朱立军2007年在提交给“两会”的报告中提到,中国电信拆分后的实际结果是:中国网通的市场规模和收入规模是中国电信的一半,利润只有中国电信的六分之一,资产负债率却比中国电信高10%,这对于规模效应明显的电信企业来说,双方谁强谁弱非常明显。 “从当前行业竞争来看,电信业似乎又回到了拆分中国电信前的局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 政府层面、产业链层面对运营商之间实力的严重失衡早已心知肚明,3G牌照发放的基础在重组的无限延迟下受限,难以在运营商之间形成有效竞争。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为了改变这种失衡的局面,电信重组似乎不可避免。 “通过某个政府部门行政手段来解决电信市场失衡有失理性,市场调节才是最好方式。”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认为,“放宽市场准入、用资本作为纽带来平衡,才有可能解决目前电信产业的失衡问题。” 电信版图前世今生 一个集权、一个放权;一个干预,一个平衡。行政力量和市场手段的适当均衡使用,将成为中国电信业有效重组的两大方式,按照中国前几次重组的脉络和经验,资本纽带少不了海外重组模板带来的参考。 从2004年起至今,美国电信业就开始新一轮的整合,分别引发了两起平行收购和两起垂直收购:Cingular收购AT&T无线、Sprint收购Nextel;西南贝尔收购AT&T、Verizon收购MCI,总额超过1200亿美元。 美国电信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电信业改革的参照系。AT&T将近一个世纪都处于独霸一方的时代,垄断了当时的长途和市内电话服务,运营6000万英里的电话线路,年收入达170亿美元。后来,AT&T迫于MCI近十年诉讼压力而解体,从1984年1月1日起,AT&T被肢解为经营市话和地区性长途的7个独立的贝尔公司、经营长话业务的AT&T、设备制造和贝尔实验室。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主任蔡翔表示,Verizon和MCI耗资400多亿美元的合并,这个数额是对长途运营商的贬损性估值。“除了资本市场评价体系的混沌外,还有管制的混沌。” 美国电信的民营化趋势,增加竞争,给客户带来利益,到底能给中国的电信改革打上多深的烙印? “美国采取的拆分也是一种不对称管制,这和现在的技术和业务潮流发展背道而驰。”舒华英认为,“应该给所有的运营商以平等的竞争权,国家的监管应该寿终正寝。” 类似的看法总是不乏得到印证。“推迟重组总体上讲不利于整个电信业的发展。随着行业的发展,再过几年,固网运营商可能会消失,代之以融合业务运营商。国家考虑更多的应是资产如何布局才能产生最大效益。”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电信专家陈金桥表示,“为了形成几家实力接近的电信运营商,现阶段电信业改革,国家应尽快选择最佳时机进行重组,形成有效的竞争格局。”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