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550 |
回帖数:21868 |
可用积分数:9983412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5-07 |
|
主题:中国信托业清退违规产品已近尾声
8月21日,标普全球评级表示,中融信托发行的多款信托产品在到期时出现逾期兑付,引发市场担忧,该事件的影响可能波及更广泛的金融领域。此前,外界猜测中融信托第二大股东中植集团通过旗下财富管理公司,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部分产品已出现无法兑付的情况。
标普全球评级认为,出现压力的信托产品仅代表整个金融体系的一小部分资产,事件影响向更广泛的银行业传染的风险有限。
标普全球评级信用分析师钟怡然表示,“中国信托业仍在持续销售潜在资金池类产品,这是2018年监管机构修改资管业务管理办法以来被清理整顿的行为,可能源于监管机构延长了信托业退出个别产品的宽限期”。
2020年以来,遗留的影子银行规模(例如融资类理财产品)已从峰值下降近一半至3万亿元,相对中国银行体系内近400万亿元资产而言依然较小。
2018年推出的资管新规定义了资产管理公司允许发行的产品类型,这使得行业远离了某些高风险操作和产品。资管新规还规定了资产管理公司不能保证收益,投资者须承担投资失败造成的损失。
标普指出,信托公司清理违规工具的速度往往较慢,或是因为他们获得了宽限期来退出某些产品类别,“我们认为信托公司仍将面临向客户偿付主动管理型融资类信托产品的压力”。
据相关报道,中融信托逾期兑付的产品与“资金池”类产品有关。这些工具汇集了来自不同投资产品的资金,并用新售出产品所得资金来偿付旧有产品,而此类做法也是资管新规所禁止的。
截至2023年一季度,信托行业的房地产风险敞口已从2019年高峰期的2.9万亿元人民币(管理资产规模的13%)降至1.1万亿元(管理资产规模的5%)。
“我们所见的是信托行业清退违规产品的尾声。”钟怡然表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