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花脸 |
发帖数:71440 |
回帖数:2176 |
可用积分数:17760716 |
注册日期:2011-01-06 |
最后登陆:2025-08-13 |
|
主题:海洋经济:下一个10万亿有多远
2025年07月15日 07:31 来源: 科技日报
海洋经济正迎来更大风口。
7月11日,是我国第二十一个航海日。当天发布的《2025年中国航海日公告》显示,我国海运设施体量最大,海上运输货物全球领先,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在7月1日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正是这次会议,从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有序推进沿海港口群优化整合、积极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多方面作出顶层设计。这不仅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更意味着新一轮政策红利将加速向此聚集。
下一个10万亿元还会远吗?
谁在支撑10万亿?
在浙江舟山,白色的LHD(低水头水电站)海洋潮流能发电站如同一艘巨轮,矗立于波涛之间,将滚滚洋流转化为绿色电能。在完成大功率发电、稳定发电、并入电网三大跨越,攻克潮流能发电并网技术难点之后,海洋能开发的“舟山样本”将发电成本降低40%,使我国LHD海洋发电项目走到了世界前列。
坚持向海洋要生产力,舟山不是唯一代表。
在上海,全球最大甲醇双燃料船用主机今年2月交付使用,其在绿色低碳指标上创造了多项行业纪录,为全球航运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中国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海洋船舶工业实现增加值216.7亿元。
在北京,国内首款海洋大模型“瀚海智语”于3月发布,其在海洋领域理论知识、专业术语和行业应用等方面表现出色。当前,人工智能(AI)大模型在国内海洋领域的应用已呈“燎原之势”,从海况预报到深海养殖,从智能船舶到海洋制药,新技术持续深度赋能“蓝色经济”。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