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人工分子能模仿自然光合作用 为太阳能转化为碳中和燃料开辟新路径
2025-08-26 09:17:3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花脸
发帖数:71567
回帖数:2176
可用积分数:17800716
注册日期:2011-01-06
最后登陆:2025-09-03
主题:人工分子能模仿自然光合作用 为太阳能转化为碳中和燃料开辟新路径


2025年08月26日 08:29 来源: 科技日报

  瑞士巴塞尔大学研究团队在人工光合作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人工分子,能够模仿植物自然的光合作用机制,在光照条件下同时储存两个正电荷和两个负电荷。这一成果为未来将太阳能转化为碳中和燃料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的《自然·化学》杂志。

  在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富含能量的糖类分子。这些有机物不仅为植物自身提供能量,也成为整个食物链的基础。当动物或人类消耗这些碳水化合物,将其“燃烧”以获取能量时,会释放二氧化碳,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碳循环。科学家正试图模仿这一过程,利用阳光合成氢气、甲醇或汽油等高能燃料,这类“太阳能燃料”在使用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等于其生产时所吸收的量,因此可实现碳中和,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

  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分子,是此次实现人工光合作用的关键一步。该分子由5个功能单元串联组成,每一部分承担特定任务。分子的一端包含两个可释放电子的单元,在失去电子后带正电;另一端有两个可接收电子的单元,获得电子后带负电;中间则是吸收光能、启动电子转移反应的核心结构。

  团队采用两步光照的方法实现四电荷的存储:第一道闪光激发分子,触发电子转移,产生一对正负电荷,并分别迁移到分子两端;随后第二道闪光再次引发相同反应,使分子最终携带两个正电荷和两个负电荷。这种分步激发机制使得该过程可以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进行,接近自然阳光的强度,而此前类似研究往往依赖高强度激光,难以应用于实际环境。

  更重要的是,这些分离的电荷在分子中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持续足够长时间,以便参与后续的化学反应,例如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这是生产太阳能燃料的关键步骤。

  这一分子成功实现了多电荷分离与储存这一核心功能。团队成员表示,他们已经识别并实现了整个拼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项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人工光合作用中电子转移机制的理解,也为未来设计更高效、更接近自然系统的太阳能燃料转化技术奠定了基础。其成果能为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开辟新路径,推动人类向绿色、碳中和的能源目标迈进。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