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随便股民 |
发帖数:12604 |
回帖数:3292 |
可用积分数:1289657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5-08-01 |
|
主题:“中国建筑只有空间缺少文化”
首届人居与资源(昆明)论坛昨日开讲 由昆明市政府指导,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支持的首届人居与资源(昆明)论坛昨日开讲,来自国内外的环境专家和官员就向全世界展示、推广云南一流的人居环境与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分享世界先进的人居与资源开发、保护理念,提高云南人居开发水平及资源的合理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首届人居与资源(昆明)论坛邀请了联合国环境署政府管委会、中国环境保护部等政府官员,也吸引了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者协会等公益组织的决策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徐宗威首个登台进行了题为《建筑文化在人居环境中的表现》的主题演讲,拉开了论坛的序幕。 “中国的建筑文化表现令人担忧,甚至是痛心。”徐宗威表示,建筑文化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构筑宜居生活事关重要,但是中国的建筑文化在当下的表现却“差强人意”,以致面临着“文化缺失”的困局。 同时,徐宗威将现在的中国建筑文化问题归为“四远四近”:离自然、生活、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远;离官场、逐利、浮华、西化越来越近。“现在的中国建筑,推开窗户看到的还是窗户和房子,看不见青山绿水,也吹不上自然风。”与国外建在丛林中的房子相比,中国的建筑与自然的亲近显然是一种“奢侈”。徐宗威自小在北京胡同里长大,胡同文化影响着几辈人,串门、聊天是一种生活文化。但是现在,高层公寓楼将这种文化隔离了,只有“居住空间”,缺少了“居住文化”。 “虽然高层建筑和城市综合体让我们的生活方便了不少,但是,这种方式是与生活背道而驰的,违背了人处于自然中这个规律。”除了与生活、与自然越来越远,中国建筑与民族、传统文化也渐行渐远。他认为,大城市林立着鸟巢、“大裤衩”等,为了追求形式,地基、内部交通系统等很多部分要多花很多钱的西化建筑,标新立异,满足虚荣感的同时脱离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违背了中华传统的文化美德。此外,中国的建筑变成了行政行为,失去了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特性,也在利益和艺术之间,偏重于逐利的贪婪和成本的控制,放弃了艺术的标准。 据了解,首届人居与资源(昆明)论坛还发起“人居与资源的表彰活动”,现场表彰和鼓励在城市建设、项目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生态恢复保护、人居环境建设和低碳领域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旨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社会的参与,推广绿色建筑,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应对气候变化。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