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发帖数:74822 |
回帖数:5844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主题:政策“微调”促使百份研报力推地产龙头
2012年02月09日07:40信息时报 [IMG]http://img1.gtimg.com/finance/pics/hv1/140/59/969/63024410.jpg[/IMG] 被调控压制了一年多的地产股,在券商眼中突然变成了香饽饽。政策微调以及对调控政策进一步松动的预期,让越来越多的券商找到了底气,2012年以来,券商力荐房地产行业或相关个股的研报多达百份。按广发证券所言,投资是投资未来,而未来的方向正是货币放松和政策微调。
不过,“遍地黄金”的景象在房地产行业并未出现,在保利、万科等龙头房企股价坚挺的同时,万好万家等中小房企2011年以来股价却下跌了五成以上,而这正是业界的现状——龙头房企趁势扩张,中小房企却伤痕累累。这加剧了机构对地产股的估值分化,仅万科一家2月以来就受到了6家券商在公司研报中的强力推荐,而中小房企却难见正面评价。
政策“微调”券商研报力推地产股
在不少上市房企业绩惨淡、“地产末日”传说纷扰之际,券商机构对地产板块的看法正悄然发生转变。
国信证券近日发表题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研报,文中提到,“基于对2012年政策与基本面的判断,我们认为地产股的走势出现U型走势的概率较大,2012年2~3季度都是比较好的介入时点。”在另一份研报中,国信证券再度表示,大部分地产股2011年及2012年业绩将持续增长,“维持年度策略看多观点,建议超配”。而东海证券研究所所长梁旭也在近日谈道,“我们要非常理性的去看待房地产这个行业”,“中长期对房地产市场仍然是看好的”。
国信、东海两家证券的观点,代表着券商业目前对房地产板块的整体转向。综合同花顺以及财汇两家金融平台的数据来看,2012年以来,券商机构发表的给予房地产个股或行业“看好”、“推荐”、“买入”、“增持”以及“持有”评级的研报多达百份。与此同时,在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研报中,仅有少数券商给予“同步大市”或“中性评级”。
回顾2011年之时,房地产板块几乎是券商、基金等机构避之唯恐不及的烫手山芋,为何如今又重新受青睐?从研报内容来看,调控政策的微调以及对调控政策松动的预期,是主要原因。周二央行提出“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继住建部之后再次释放满足首套房贷需求的信号,使市场对于首套房利率放开的预期进一步增加。
一如国信证券所言,本轮房地产行业调控已持续了近两年,终于在2011年下半年见到了明显成效,随着房价出现明显下跌,以及新开工面积增速与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下滑,中央调控政策的压力将逐步缓和。年中可能出台一些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微调政策,以支持刚性需求与合理的改善性需求,届时将会提振购房者的消费意愿。而广发证券针对房地产业的最新研报也认为,最近这轮房价下跌主要是从去年的第三季度开始,但房价跌多少才算是“合理回归”,政府从来没有给出定量的说法,而调控已从“坚定不移”换成了“巩固成果”, 这是否意味着,政府也不希望房价立刻大跌?
与此同时,自2010年4月新“国十条”之后,房企重组和再融资被“锁喉”,融资困境与资金危局如影随形。然而,2月1日证监会公布的IPO申报企业名单显示,万达商业地产、富力地产和首创置业的IPO申请赫然在列。
越来越多的券商开始着眼于“未来”,正如广发证券所言,尽管目前房价仍在继续下跌,楼市现状不乐观,但股价或许已反映。而投资是投资未来,未来的方向则是货币放松和政策微调。再加上目前流动性放松曙光已现,同时从国务院会议表述明显变化及各地方政府动作来看,针对自住需求的政策微调已在进行。“综合来看,对地产需要偏乐观些。”
大调控下地产龙头依然坚挺
券商对地产股走势的自信,或许可以从二级市场上找到部分原因。在不少上市房企业绩惨淡和地产末日传说纷扰之际,2011年以来地产指数下跌了22.8%,相较同期沪综指16.4%的跌幅更加惨烈。A股上市房企市值缩水超过2000亿元,半数地产股跌幅超过30%。
但如果细细研究,地产板块伤得都非“筋骨”。全国或区域龙头房企中,招商地产2011年以来涨幅高达14.55%;保利地产同期涨幅超过3%,华侨城A也超过5%;而万科A、金地集团、金融街等个股,虽然也跟随大市下跌,但调整幅度远小于同期大盘以及房地产板块的整体跌幅。更不要说,2011年的A股市场还曾经出过这样几只大牛股,金科股份2011年涨幅超过3倍,华夏幸福和新华联涨幅分别高达216%和115%,而这些牛股的惊艳市场全部得益于资产重组后转身为地产股。
2011年楼市调控政策的重压,并没有阻止一线房企业绩增长的步伐,他们交出的成绩单远远超出了悲观者的预期。从上市房企公布的业绩快报来看,万科年度销售以1215亿元居于龙头;中海、恒大和保利紧随其后,这4家标杆房企的业绩总和超过3600亿元,而净利润同比增幅也多在30%左右;除绿城和富力业绩下滑外,绝大多数房企的业绩仍在上涨。国信证券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其重点覆盖的55家公司中,预计超过50家2011年实现增长,平均增幅35%,超过54家2012年增长,平均增幅32%。
瑞银中国地产研究部主管、执行董事李智颖对此表示,如果没有政策控制,龙头房企的市场份额不会增长那么多。李智颖认为,“对未来中长期来说,他们(龙头房企)可能更容易控制他们在市场方面的现金流和土地买卖。”
在此背景下,万科等龙头房企几乎成为所有券商唱好行业的券商推荐的对象。
大量非主营地产公司伤痕累累
如果说调控给予了龙头房企更多的发展机会,那么中小房企甚至是“外行”们,所感受的则是彻骨凉意。2011年以来跌幅超过五成的只有万好万家、云南城投、津滨发展、嘉凯城等,均为区域中小型房企。在业内人士看来,2011年是个分水岭。
在券商研报中,也难以见到对中小房企的正面评价,因为在这轮调控中,大量非主营地产公司都已经伤痕累累。在房地产繁荣之时,大量上市公司“涉房”,以为买块地皮盖个小楼便可赚钱,这些公司受累房地产情况尤其严重。主营食品的恒顺醋业,公司2011年度业绩比去年同期减少50%以上,原因就在于公司老厂区土地未能如期变现,加之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公司房地产销售下降导致效益同比大幅下降。
在此背景下,“涉房”的公司现在纷纷掀起“脱房”大潮。来自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包括东方航空、西部矿业、江苏舜天、酒鬼酒业、安徽金种子等主业非地产业务的公司,均开始从该领域撤资或减少相关资产配置。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