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伊利股份4年之后,再次夺回行业龙头的地位
2012-04-04 15:04:1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随便股民
发帖数:12603
回帖数:3292
可用积分数:1283082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5-07-24
主题:伊利股份4年之后,再次夺回行业龙头的地位

利股份在4年之后,再次夺回行业龙头的地位
随着3月27日蒙牛乳业(02319.HK)公布2011年业绩年报,国内三大乳品企业伊利股份(600887.SH)、蒙牛乳业和光明乳业(600597.SH)业绩全部亮相,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营业收入亦或是净利润上,伊利股份都对蒙牛乳业实现了“双杀”,从而得以重回行业龙头宝座。

  根据年报,伊利201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至374.5亿元,蒙牛同比增长23.5%至373.88亿元,光明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至117.89亿元。蒙牛营收比光明高出2.17倍,但比伊利略低约0.62亿元。在2007年首次超越伊利成为乳业一哥四年后,无奈退居次席。

  而在利润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在2008年遭遇三聚氰胺事件而导致全行业亏损之后,蒙牛在2009年到2010年连续两年实现净利润11.16亿元和12.37亿元。同期的伊利净利润仅仅只有6.48亿元和7.77亿元,相当于蒙牛净利润的60%左右。而2011年伊利实现净利润为18.09亿元,比同期的蒙牛多出足足2亿多元,一举拉开了两者之间的差距。

  其实早在两家企业发布2011年半年报时,就已经显露端倪。去年上半年,伊利以营收146.93亿元先拔头筹,以2亿元的优势反超蒙牛,只是在净利润方面,蒙牛方面仍以6.19亿元远胜于伊利的3.45亿元。

  2011年对蒙牛来说是命运多舛的一年,2011年6月,创始人牛根生辞任蒙牛董事会主席,年末蒙牛眉山工厂一个批次纯牛奶检出黄曲霉素M1,引发市场恐慌,股价暴跌20%以上,至今仍未回升至当时价位。

  而得益于液态奶和奶粉的快速增长,以及销售费用率的良好控制,伊利业绩超额增长。尤其在奶粉市场,据AC尼尔森数据显示, 伊利奶粉在中国奶粉市场占有率为21%,位居第一。

  乳业专家陈渝指出,2011年乳业整顿淘汰了约45%的企业,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将推动中国乳业再次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乳业整体向好已是行业大趋势。

  截至发稿,伊利股份报22.2元,下跌0.45元,跌幅1.99%;蒙牛乳业报22.95元,上涨1.05元,涨幅4.56%。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