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stock2008 |
发帖数:26742 |
回帖数:4299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注册日期:2008-04-13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主题:民间借贷之乱
包头最大房企老板上吊自杀
巨额融资欠款,或许是压垮魏刚的最后一根稻草。6月6日,这位包头最大房地产企业——鼎太置业的董事长,在包头市东河区某酒店上吊自杀。
据目前已知的数额,魏刚通过各种渠道融资欠款至少7亿元,单笔借贷最高达1.2亿元。
包头市公安系统一位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此事件涉及的融资债务,或与去年包头富豪金利斌自杀留下的债务有着同等规模。据了解,一年前的4月,包头惠龙集团董事长金利斌因无法偿还借贷自焚身亡,最终留给银行以及1500多名债权人14.6亿元的巨大“窟窿”。
包头市一位房地产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加码,包头数百家房产公司大多面临缺钱的窘境。
数百业主之忧
6月8日上午,包头市东河区东河槽旁的鼎太风华售楼中心前,站满了业主,他们拿着购房合同和缴款凭据,在售房登记表中写下个人的购房信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粗略统计,当日约有300名业主进行了登记。但据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此事涉及的业主约有六七百人。
早前付了全款的房子,如今尚未完工,这些业主担心魏刚之死会带来变数,担心开发商不能正常交房。
据了解,鼎太风华目前是包头最高档的小区,也是包头市东河区政府重点打造的形象居住小区,始建于2005年,项目占地面积10.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共计34栋,分三期开发完成。
公开资料显示,当年一期开发的14栋住宅,经包头市质检站验收,优良率达100%,其中的5栋获包头市工程质量最高奖项“金鹿奖”。
2009年在三期工程基本完成后,小区再度“扩容”,开始了四期、五期建设,向北一直延展。根据业主的说法,预计今年10月四期将完工,五期在明年7、8月份竣工,这些房子早在去年就已开售。
然而,即便在建筑位置、舒适环境等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小区的销售情况也不乐观。记者获悉,三期仍有大量房屋在售,在建的四期和五期的销售情况不佳,公司不得已采取了大幅降价措施。
记者调查得知,开发商为包头胜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达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魏刚是这家公司董事长。
急速扩张之困
谈及魏刚的为人,多位采访对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描述:为人仗义,口碑极佳,固守信用,非常要强。
从一名建筑工地的普通工人,到包头最大的地产商,魏刚的发家史与一场地震有关,1996年5月3日,包头市发生6.4级地震,造成房屋毁坏严重。这次地震给魏刚带来机遇,后其在政府扶持下,他转变成一个成功的地产商人。包头市东河区公安局一位民警告诉记者,东河区的绝大多数楼盘是由魏刚开发的。
记者来到东河区和平路一带,魏刚的一处办公室就设在这里。通过指引,记者来到魏刚生前的办公地点,木质的房门略显灰旧。
对于魏刚的自杀,当地普遍看法是“摊子铺得太大,不动产太多”;另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他不仅涉足地产,还涉足餐饮等其他领域。
房子卖不动,资金链就容易出问题。细数魏刚的“摊子”,单就鼎太风华项目,就足以让他在房地产调控压力之下感受到寒意。
如今,鼎太风华项目的四期、五期全部停工。记者看见,楼盘主体结构业已成型,脚手架上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原先热闹的施工现场冷冷清清,大卷的钢丝堆放在墙角。工地外侧,广告牌上“万众瞩目,俯居龙脉之首”几个大字在阳光[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点评]下异常醒目。沿着一条宽敞的道路一直往东,在已经停工的工程一侧,大片空地被砖墙围了起来,据了解,这块地也被魏刚买了下来。
鼎太风华小区是魏刚的得意之作,却也可能就是压垮魏刚的最后一根稻草。据鼎太风华项目施工工人代表罗仲平介绍,他们负责施工这一小区的3栋楼,原计划盖到18层,现已建到16层。
“公司似乎没有钱。”罗仲平称,不远处的鼎太风华另外几栋在建楼盘,今年以来一直没动工。作为工人的代班领队,罗手下有191位工人,从去年7月干活至今,他们只得到了一些生活补助。
这些工人与当地的房建公司签约,房建公司又与胜达公司签约,但由于胜达公司没有支付,房建公司欠下工人工资达330万元。
6月8日,罗仲平也来到鼎太风华售楼中心,他担心魏刚之死会让他们的工资更加“没了谱”。
民间借贷之乱
尽管目前魏刚欠债情况尚不明朗,东河区公安分局还在调查中,但窥一斑见全豹,此次事件折射出当地民间借贷的乱象种种。
包头市一位房地产企业总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包头的房产开发商已经习惯了资金的杠杆作用,资本被无限地放大。如果一位房地产商有1亿元的资金,他必须要做3亿元的事情,甚至更多,很多房企都是“超实力”去发展壮大。
在这种情况下,手握一定资金的开发商为了更大的事业赌注,在银行融资渠道被堵之后,只有通过高利贷获得资金。
据记者了解,包头当地的高利贷普遍月息为3分,去年包头自焚而亡的金利斌所借贷10万元以上的债权人每月就为3分利。
一份名为《包头市民间借贷现状及规范建议》的研究报告称,在物价不断攀升、储蓄存款利率大幅回落等情况下,民间借贷成为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该报告指出,包头市民间借贷需求非常旺盛,但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在此状况下,包头民间借贷持续活跃。
与此同时,弊端相伴而来,此份研究报告直言,“部分人利欲熏心,为获取高利益,暗地集资,月利率高出国家存款利率的5倍以上,扰乱了金融秩序。”
事实上,去年就有包头当地商人明确表示,蒙西历来是民间借贷的活跃之地。前述公安系统知情者也称,包括开矿、稀土加工等在内都是民间借贷资金的出处。
有研究报告认为,由于这种民间借贷的不规范,资金所有者无法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监管,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容易引发借款人的道德风险,使资金到期无法归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债权、债务纠纷。
一组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底,包头市中级法院受理民间借贷案件1043件,涉案总标的2.8亿元。而2010年共受理民间借贷案件981件,涉案总标的1.8亿元。这些案件呈现出新的特点:主体多样化,借贷参与人出现了保证人、中间人、证明人、中介人等。借贷用途多样化,由生活消费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
房企发展之难
资金普遍吃紧,是造成民间借贷案件高发的首要之因。包头一位房企总经理称,“据我所知,就连上市的房产公司也在借高利贷。”他坦言,“包头的很多房地产商起初也仅凑足购买土地的钱,然后弄来图纸,就开始圈地卖房了,如中间不出问题,倒也可维持下去。”
但现实是,如包头中冶正盛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钟伟6月1日在其博客中所言,经过了这一轮非常严厉的调控,在包头有项目在售或者即将具备条件销售的房地产商们基本都面临濒死绝境,包括上市公司在内。
用包头话来形容:别看他“喷头”挺大,大家基本上都面临缺钱的窘境。
包头市东河区财神庙广场附近,一个名为“鹿鼎豪庭”的公寓式建筑居于闹市中央,在这个没有完工的建筑现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同样没有看见施工工人。
作为劳务方代表,贾方歧(化名)仍在焦灼地等待着这个建筑的开发商支付所欠他们的1700多万元的工人工资以及材料的租赁费等,可目前未能见到老板。
他告诉记者,“项目因开发商缺钱而停工,从今年年后,整个包头没有几家开工的房产项目。”有当地的房地产老板向记者表示,“即使现在我们手里有钱,也不愿意让项目继续,因为销路不畅,谁建了就是赔钱。”
和“鹿鼎豪庭”的房产项目类似,位于巴彦塔拉大街与工业路交叉口的一处建筑,成了半拉子工程,水泥墙体外侧的广告纸,在风中作响。
魏刚之死,成了管窥包头房企市场普遍哀鸣的一个窗口,当地业界在为其极尽惋惜之意后,也开始为自己在“寒冬”中寻找取暖路径。
钟伟撰文称,未来百日甚至直到年底,包头市房地产将会再次出现“以价换量”的局面,新一轮试探性降价即将悄悄展开。
他说,“尤其是那些资金严重不足乃至被迫停工的楼盘以及年底前必须完成销售额给股市一个交代的企业,占比相当大,估计在90%以上。”
而更多的房地产企业对未来并没有一个明晰的思路,接受记者采访的包头一位房地产老板有些无奈,“我们还需要观望一段时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