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张裕该学学田忌赛马
2008-07-20 20:27:5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明天涨停
发帖数:20129
回帖数:1193
可用积分数:98351
注册日期:2008-03-23
最后登陆:2010-12-27
主题:张裕该学学田忌赛马

正如许多人料想的一样,本等着举杯庆祝奥运到来的奥运赞助商中粮长城却忙得焦头烂额,原因是几年前“如鲠在喉”的“解百纳之争”又回来了,张裕携“解百纳”令箭一统三军,因为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解百纳”商标为张裕方面所有,于是长城、王朝等众多的葡萄酒企业愤然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现已正式立案。

  
   如果按照商评委的裁定结果,其他葡萄酒企业,如长城、王朝等将不能再用“解百纳”商标。这也意味着,在这场张裕“以一敌众”的战斗中,多家葡萄酒企业的利益将因此受损,整个行业又将陷入品牌纷争的混乱局面。作为笔者,不想探讨究竟,只想就张裕的出牌进行点评。与2002年的纷争相比,单单从张裕此次的宣传策略上看,可谓失策。

  
   不知道张裕是否知道战国时期的田忌赛马?

  
   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喜欢赛马。赛马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马的奔跑速度,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时,这三等马各赛一场,谁的马赢的次数多,谁就获胜。齐国大将田忌虽然战功赫赫,但赛马场上却是一败涂地。后来调整了出场顺序:下等马PK对方的上等马;上等马PK对方的中等马;中等马PK对方的下等马。同样的马出战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对于这次品牌之争,其实张裕一直处于胜算中。首先,裁定“解百纳”商标为张裕方面所有,这就是一把尚方宝剑,其实张裕完全“悄无声息”地依法举报对手的产品侵权以便于工商部门勒令长城、王朝等企业的“解百纳”葡萄酒下架改名,为何却选择了通过媒体大肆宣扬,放弃上上策乃至中策,而选择了下策,后果是什么?虽然目的可能是想让竞争对手们难堪,让消费者知道后者们“侵权”,以占据市场优势,但是回过头来想,确实得不偿失。因为长城、王朝等企业决然不会坐着等死的。

  
   “如果张裕选择了静默处理,或者他哪怕是公开声明‘解百纳’品牌为张裕所有,但是可以行业‘共享’,希望各位兄弟企业两年后自行退出市场,那我们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葡萄酒品牌高管愤然表示,张裕的做法实为下下策,他无情,就别怪别人无义,于是就有了数家企业联名起诉商标评审委员会的一幕,原因是“解百纳商标注册完全是一种公有私占的恶意注册行为”,他还揭露说,2002年张裕在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解百纳”商标被驳回之后,张裕竟然接二连三地把“赤霞珠”等公认的品种名称都想申请注册成品牌,无奈的是均以失败告终。

  
   “解百纳到底是品种,还是品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尚未成熟并规范的中国葡萄酒市场上,谁都可以做主。为什么众多的企业会把“解百纳”都当宝?因为在当今葡萄酒行业的市场格局中,“解百纳”干红葡萄酒一直是各个生产企业手中的一张王牌,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放回到市场层面上看,目前全国99%以上的葡萄酒厂都生产“解百纳”系列酒,难道真的让张裕一家来挑战整个行业?

  
   话再说回来,无论是张裕,还是长城、王朝,真正需要去面对的是洋品牌的入侵,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内讧,如果真的有了内讧,就算是张裕放开胸怀称“放弃解百纳”,抑或是长城、王朝等企业举全行业之力击败张裕,其实最终吃苦果的还是企业自己。在中国葡萄酒业“内忧外患”的大局前,谁都不可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