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奥运纪念币跌破内地始发价
2012-08-04 10:49:5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14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2
主题:奥运纪念币跌破内地始发价

 伦敦奥运会开幕了一周时间,伦敦奥运会金银币才在广州市场姗姗来迟,由于面市时间晚、含金量只有92.5%,且遭遇了假货的干扰,该套金银币在中国内地市场遭遇寒流,目前已经跌破了中国内地市场的上市价。业内人士认为,会中会后价格大跌,是奥运会金银币的惯常价格轨迹,北京、伦敦奥运会发行的金银币均是如此;但从长线收藏来看,该类金银币的题材比较有纪念意义,不乏升值机会,建议逢低买入。

  从广州市场上,记者了解到,伦敦奥运会金银币是近期才在广州二级市场出现的,而其在中国内地的上市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8月,当时的上市价为17800元每套,之后在2012年3月,价格一度上涨到了最高点20000元,之后一路下跌,走势很不理想。到了今年7月底奥运会开幕之前,该套产品已经跌破了始发价,本周市场报价只有17000元,追捧该套金币的投资者数量较少。

  如果从发行量上来分析,伦敦奥运会金银套装只有20000套,远远低于北京奥运会三组金银币共计18万套的发行数量;发行量是决定纪念币升值潜力的最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看,伦敦奥运会金银币的收藏优势比较明显。

  为何这套金银币少人问津呢?除了成色不如中国金银币、上市时间较晚的硬伤外,遭遇假货,是伦敦奥运金银币遇冷的重要原因。

  仍有下跌空间

  此外,类别不热,也是伦敦奥运会金银币“不受待见”的背景原因。

  香港资深藏家陈景林介绍说:从历史来看,奥运会开完后,金银币价格都会出现大跌,往前去看,韩国、美国的奥运会都是如此;悉尼奥运会金银币的发行,赶上了国际金价触底反弹的大好时机,虽然没有大跌,却也没有大涨,至今为止价格只涨到了始发价的3倍,远低于同期国际黄金价格的涨幅。

  从长线来看,奥运会有纪念意义,或能震荡走高,但也有业内人士建议,该套金银币人有下跌空间,投资者观望市场、逢低买入。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2-08-04 10:50:1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14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2
 投资吃亏升值空间小

  奥运藏品散“热”快 稀缺材质受期待

  随着伦敦奥运会的开幕,新一轮的奥运藏品投资热也开始悄然兴起。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伦敦奥运会主题收藏投资品的售价基本上与北京奥运会持平。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包括伦敦奥运会纪念币、金银砖、邮票、玉器等在内的多种藏品,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而除了收藏者之外,销售奥运藏品的店家不敢囤积太多货品,大多秉持“卖多少进多少”的谨慎态度。而这一情况也基本上源于此前北京奥运会藏品被热炒后价格虚高而导致市场低迷。

  有藏家表示,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奥运福娃小本明信片”曾经是红极一时的奥运收藏品,一套6枚,发行价10.7元,一经发售便被疯狂抢购,价格最高时达220元/套,但奥运会一开幕,该套明信片的价格便跌至60-80元,然后一路下滑,如今价格仅5.1元。

  实际上,北京奥运会题材的藏品从2007年底便开始被热炒,直到2008年初,藏品价格掀起一波小高潮。随后,包括金银币在内的北京奥运会题材高端藏品,曾经一度出现过较为理想的销售业绩,但在短短三四年之后,形势已大不如前。“以北京奥运会发行的金银币为例,在北京奥运会前后,店内一天最多能预订出50-60套,而现在,连询问该套币的收藏者都非常少。”有币商透露。

  “随着伦敦奥运会的到来,奥运主题藏品在市场上会掀起一股热潮,但只有少数兼具艺术性与稀缺性的藏品在奥运后可以持续增值。”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分析。记者发现,国内发行的收藏金币通常采用含量为99.9%的黄金制造,而此次伦敦奥运金币采用的是22K金,含量低于92%,而银币的含量也有差别。上述币商透露,如果按照投资同样重量的金银币计算,投资国外品种显然会吃亏,升值空间小。

  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意味着每四年奥运藏品就会更新换代,很难有被长期认可的收藏品出现,与收藏市场“喜旧厌新”的规律相逆。因此,魏鹏举建议,藏品设计者不仅要更加注重奥运藏品的艺术性,更要多关注稀缺材质市场,用更多类似和田玉之类的稀缺材质制造藏品。“只有让奥运藏品与稀缺材质市场挂钩,让藏品随着该市场的价格变动而涨跌,才能延长该种藏品在市场的投资生命。”魏鹏举表示。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