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联通:走过风雨14载 打破电信垄断
2008-07-21 12:20:3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新手来了
发帖数:10307
回帖数:1341
可用积分数:180790
注册日期:2008-03-12
最后登陆:2010-11-14
主题:中国联通:走过风雨14载 打破电信垄断

 ——纪念中国联通成立十四周年



  2006年3月28日,中国联通推出以红色为基调的新标识,常小兵董事长在新司标揭幕仪式上。

  7月19日,是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14岁生日。十四年前的今天,中国联通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从此走上了打破电信垄断、促进电信竞争的艰难、曲折而光荣的道路。联通发展的十四年,是我国电信业大刀阔斧推进改革,逐步打破垄断、扩大竞争的十四年;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发展和推广使用的十四年;是市场需求空前多元化,不断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综合通信和信息服务需求的十四年。

  十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各部委、地方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联通从零起步、艰苦创业,奋勇拼搏、排除万难,使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成为服务亿万用户的我国电信市场重要的竞争主体之一,成为境内外三地上市的大型国有控股骨干企业。联通人的励精图治,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也为中国电信业的改革与发展谱写了华美的乐章。



  1994年7月19日,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钓鱼台芳菲苑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出席大会并讲话。胡启立部长代表电子、电力、铁道部,吴基传部长代表邮电部致贺词。

  十四年辛勤耕耘,中国联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跨越并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十四年前,中国联通以13.4亿元资本金艰难起步,边组建、边建设、边发展,艰难地站稳脚跟。随后历经1998年重组、清理“中中外”项目、境内外上市、推进发展模式转型,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07年底,公司总资产达到2289亿元,净资产达到1066亿元;年业务收入达到957.6亿元,利润达到82.8亿元;公司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62亿户,其中GSM用户超过1.2亿户,CDMA用户超过4100万户。

  特别是近四年来,面对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日益提高、电信资费水平不断降低、用户需求呈现多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巨大的市场变化,以及竞争格局严重失衡、新型电信企业经营难度加大的客观现实,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理性、务实、积极的策略,按照“坚持开拓创新,坚持市场导向,强化管理执行,加快有效发展”的要求,扎实推动公司由数量规模型向规模效益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努力将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通信和信息服务企业。

  围绕这一转型目标,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精简高效的组织结构和科学的资源配置机制;严格投资管理,合理安排资本性开支,努力提高成本费用使用效率,确保成本投入与用户增长和公司收益相匹配;大力推动专业化经营,着力加快各项业务的有效发展,着力提高增值业务占收入的比重,努力提高发展质量,提升效益水平。经过努力,公司的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2007年公司收入和利润规模均创造历史最好水平,公司初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十四年厉兵秣马,中国联通建成了覆盖日益完善、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

  1994年起,公司率先在中国引入GSM技术,建设数字移动通信网;率先采用ATM+IP技术,建成了国际领先的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采用先进的CDMA技术,建成了全球最大的CDMA 1X网络;创造性地开发出了“G&C”双模系统,推出了CDMA/GSM“双网双待机”手机。

  经过十四年的建设,公司建成开通光缆干线超过110万公里,基础传输网、长途电话网、数据通信互联网覆盖全国340多个地市;建成了功能完善、覆盖全国城乡、网络容量分别达到1.65亿户和5100多万户的GSM和CDMA 1X网络,分别与世界179和16个国家和地区的272和23家运营商实现了国际漫游,并仅用一年半年时间建成开通了覆盖全国县以上城市的GPRS网络;同时还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宝视通”公用会议电视系统和可视电话系统。

  为向广大用户提供一张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技术先进的通信网络,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的标准化和技术创新,在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更加严格的公司技术标准体系,以确保公司网络绝对安全和具有开放性;同时,世界各种最先进的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基本都在公司网络上得到实验和应用。

  在技术创新中,公司的创造性建设和开发的统一多业务网络平台和CDMA/GSM“双网双待机”手机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其中CDMA/GSM“双网双待机”还成为世界模手机(多模手机)的国际标准草案。目前,公司正以完善、安全、可靠的网络向奥运会提供全面的通信保障。



2000年6月,中国联通在香港上市

  十四年心系用户,中国联通已能提供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日益丰富多彩的业务和服务

  十四年来,中国联通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和研究用户需求,基于先进的技术和领先的网络,大力开展业务和应用创新,不断开发和推出各式各样满足用户需求的业务和服务,从最初的基础话音、寻呼等业务,逐步扩展到包含话音、数据、互联网以及各类移动增值业务在内的所有电信业务领域。

  面向大众用户,公司提供了GSM移动电话、CDMA移动电话、短信、炫铃、GPRS、掌中宽带、掌上股市以及IP电话、互联网等丰富多彩的业务,并形成了“世界风”、“新势力”、“如意通”等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的客户品牌。面向企业和行业客户,公司根据企业和行业信息化需要,将中国联通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业务优势与它们的信息化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开发出了警务新时空、工商新时空、海洋新时空、交通新时空、税务新时空等各种行业应用,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和欢迎。同时,公司的各种专线、“宝视通”电视会议系统等业务也得到了广大企业用户的青睐。

  在向用户提供所需业务的同时,中国联通高度重视客户服务,将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公司长期战略。成立之初,在垄断经营的氛围下,中国联通即率先推出了“低柜台”、“即买即通”等当时让人耳目一新的服务。从那时起,公司就将客户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摆在十分突出位置。

  近几年来,为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公司面向社会公布了包括“话费误差,双倍返还”、“短信差错,先行赔付”等在内的多项服务承诺,切实解决用户关心的各种服务问题。经过十四年建设,目前公司10010客户座席已累计超过1.4万个,自有营业厅、客户俱乐部分别达到5737个和278个,并建成开通了基于互联网和手机的网上营业厅、手机营业厅,大大方便了广大用户。公司不仅建立了“联通10010”客服品牌,还形成了包括客服中心、营业厅、客户俱乐部、网上营业厅、手机营业厅等在内的立体化的服务体系,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了分级分层的专业化服务。



中国联通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常小兵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十四年改革创新,中国联通完成了整体上市并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作为一家新兴企业,中国联通成立时,即选择了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一级法人的管理体制。十四年来,公司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改革开放,通过上市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建立适应公司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整体上市、分步实施”的方针,2000年6月,联通红筹公司在香港、纽约两地成功上市,融资56.5亿美元。2002年10月,联通A股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融资115亿元。随着2007年将最后一个分公司联通贵州分公司的主要资产和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公司实现了整体上市。成功的大规模资本运作,不仅为中国联通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资金支持,有力推动了公司发展,同时也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上市,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设立了以独立董事为主任的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严格遵循资本市场的监管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治理,加强内控建设,全面推进风险管理,已连续两年顺利通过《萨班斯》法案的内控审核,树立了中国上市企业的良好形象。

  根据市场变化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司不断调整、优化组织结构,通过不断地推进改革,完善企业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转型和专业化经营需要,公司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龙头,前台面向市场、后台支撑前台,职责明确、协调统一的新型组织架构。

  伴随组织结构调整,全面优化核心业务流程,调整人员结构,充实市场前端力量,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为专业化经营和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公司通过强化科学预算管理,全面实施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行审计派驻制,强化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和管控等,使公司基础管理日益加强,内部运行机制日臻完善。

  近几年来,公司大胆实施管理人员的市场化选择,全面实行干部聘任制、职务任期制和劳动合同制,推进竞争上岗和末位调整,完善绩效考核,积极探索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公司先后拿出数十个高级管理岗位,面向社会甚至全球公开进行招聘,许多优秀人才加入到公司的发展中来。截至目前,公司已面向社会累计招聘集团公司副总裁2人,部门及省分公司副总经理以上高级管理人员45人。

  经过十四年的努力,中国联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在集团公司层面有战略咨询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的一级法人体制,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企业治理结构,以及组织结构合理、运转高效的企业运行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国联通得到了充分体现。

 十四年肩负使命,中国联通为电信业打破垄断、促进竞争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十四年来,中国联通始终肩负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的使命,坚持不懈地推动电信业在“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联通十四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打破垄断坚冰、促进电信竞争的历史,是一部求变图强,在竞争中谋取发展的历史。从最初艰难地争取得到必要的电信资源和资金、政策支持,到突破互联互通障碍,每走一步,都历尽坎坷、充满艰辛。正是有了中国联通的参与竞争,才大大加速了电信业改革的进程,市场竞争格局才在重组和改革中不断演变、调整,在各项业务领域才不断出现竞争者的身影。

  竞争的作用是巨大的。由于竞争,促进了各电信运营企业积极开展创新,主动改善服务质量,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极大地激发了我国电信业的增长潜能,十四年电信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成倍增长,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双双跃居世界首位,几大主要电信运营商均成为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电信企业。

  由于竞争,电信业务资费大幅下降,仅近5年移动电话资费下降就超过了57%,竞争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新的选择,更带来了实惠,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宽带等现代通信技术迅速进入千家万户。由于竞争,我国整个电信产业空前繁荣,在巨大市场的推动下,不仅运营业,华为、中兴等民族设备制造企业也迅速崛起,在国际电信设备市场上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竞争还大大推动了软件业、内容应用提供商的发展,形成了今天中国市场上一个完整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电信产业群。

  十四年不忘责任,中国联通始终积极回馈社会、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发展了,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企业不稳定,就会影响社会稳定。中国联通自成立之日起,即对作为企业公民在社会发展中应当承担的责任有着充分的认识,坚持以发展回馈社会,积极承担和履行各项社会责任。

  通过发展,公司提供了数以10万计的就业岗位;自1999年首次实现盈利以来,公司近十年累计上缴国家税金419亿元,按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求上交社会保障基金35.9亿元;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大力推进“村通工程”建设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连续几年超额完成了原信息产业部给予通电话村数量,努力解决农村信息来源和信息传输的“最后一公里”两大农业信息化难题,使农业信息化项目得到稳步推进,“天府农业信息网”还获得了联合国信息峰会大奖;

  连续三年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打造大型励志电视节目《赢在中国》,支持千百万创业者的创业行动,再掀创业热潮,并在奥运期间开展“连通世界、赢在中国”大型主题活动;持续投放专项基金,支持扶贫项目,积极开展援藏和扶贫开发工作,支持河北沽源、山西左权、西藏阿里等地区建设;连续多年支持国家抗灾减灾工作,仅近期汶川地震,公司捐款捐物就超过亿元,其中捐助现金近4000万元;连续3年度支持“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探秘行动”。此外,公司多年来还持续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建设“联通希望小学”、“联通用户林”等多种形式,支持教育、医疗、文化、环保绿化等公共事业。

  十四年的建设与发展,为中国联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基础。作为一家新兴的电信运营企业,中国联通的未来发展依然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用户的大力关心、支持与厚爱。站在新的起点,面对经济全球化给电信业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面对我国电信业供求关系和市场格局发生变化逐渐步入新的转折期,面对新一轮电信改革重组为电信业发展提供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电信网络宽带化、移动化、IP化、多媒体化的新趋势和电信新技术新业务对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中国联通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奋力拼搏,切实推动公司实现科学发展。

  公司将牢牢抓住电信业重组改革的新机遇,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广大用户的深情厚爱,充分发挥企业协同效应,继续加快转型进程,提高发展质量,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融合,与国内其他兄弟企业一道,为建设电信强国和全面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该贴内容于 [2008-07-21 12:21:14] 最后编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